English

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类图书受欢迎

2017-01-14 04:1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关注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

  二○一七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观察

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类图书受欢迎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岁末年初,各类年度图书评选刚告一段落,1月中旬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就宣告一个新的出版周期已经开始。蓄力已久的各家出版社纷纷拿出新书,集中展示。

  在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论语》《红楼梦》等传统文化经典热度不减,展现出新的活力;《大国来了》《大国战略》《与全世界做生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反映时代脉动、聚焦社会热点的图书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类图书受欢迎

1月12日,读者在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展示自己喜欢的立体书。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传统文化图书持续升温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3日,在商务印书馆《国子监官韵诵唸·论语》发布会上,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吟诵起《论语·学而篇》的片段,引来读者的围观。如今,儿童的经典学习,不仅注重字句的背记,而且强调在吟诵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此书正是出版界对这个趋势的积极回应。

  青岛出版集团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其庸的《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影印出版。“文革”中,因担心《红楼梦》遭劫,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冯其庸都用小楷抄写此书,不仅照录庚辰本的文字,而且保留了此本的行款。《红楼梦》幸免于难,但这个抄本所体现出的文化担当仍令不少读者感叹。有人说,这部抄写于五十年前的“老年版”《红楼梦》与不久前出版的“青春版”《红楼梦》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在中华书局展台,一个三层小书架上书一副对联:“种树乐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论语》《庄子》《颜氏家训》《牡丹亭》等收入《中华经典藏书》的60种典籍安放其中。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认为,与十年前的“国学热”不同,人们现在更愿意通过原汁原味的经典来了解传统文化,而非一味地借助于二手解读,“近几年,不仅像《中华经典藏书》这样的大众普及版本销量增长,很多学术性比较强的繁体竖排古籍也呈上升势头。”

  除了经典原著,林西莉的《古琴》、朱良志的《顽石的风流》、辛德勇的《蒐书记》等极具传统文化趣味的图书也先后亮相,干春松的《中华文化简明读本》、卜宪群的《中国历史极简本》等名家撰写的传统文化通俗读物同样令读者期待。

  多样选题回应时代关切

  “花呵——倘若我能理解你的全部,从根到花,那我也必能理解上帝和人类。”博物图书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阅读时尚,继《看不见的森林》《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种子的故事》之后,商务印书馆的《自然文库》第二辑在订货会上亮相。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博物学译丛》收入了《授粉的自然史》《洞穴与洞穴生命》《新博物学家》等博物学作品。

  与博物学回归自然的视角不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工业4.0:智能制造与治理革命》、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机器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数字化生存》等图书更为注重探讨新技术与当代生活的关系。

  在民营出版展区,各类畅销书占据了半壁江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身处其中,却展示了《当尼克松遇上毛泽东》《大国战略》《大国外交》等大量党史、时政类图书,显得别具一格。“党史、时政类图书占到了我们全部策划图书的30%到40%。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纸质书前景的情况下,近几年我们的图书销量其实是在稳定增长的。”该公司总裁朱文平说,作为民营出版人,策划党史、时政类图书确实不容易,“但像《大国战略》这部书,由金一南、乔良等专家解读中国的国家战略,从世界视野审视中国决策的历史依据、现实决断以及未来趋向,我相信会受到读者的青睐。”

  同样关注当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与全世界做生意》没有宏大叙事,而是讲述了30多个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商业故事,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的生存面貌真实呈现给读者。新经典文化策划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也取材于同名纪录片。电视热播、网络热议,最后走向纸质图书,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发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纸质图书的独特魅力正在显现。

  (光明日报北京1月13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4日 04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