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飞艇的归来

2017-01-18 08:4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科海观潮】

  作者:汪嘉波

  对于多愁善感的人类而言,时间本身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神奇事件。当记者从莫斯科旧货市场上淘到的一台英国造手摇式唱机“热吻”一张弥漫着浓郁斯大林气息的黑胶唱片时,已有百年历史的“老物件儿”发出的声响,仿佛突然呈现出一个立体空间。它与CD完全不同,散发出没有伪装的时代感。那略带沙哑的声音,似乎在竭力表达黑白照片的质感,让人沐浴在一种凝聚着丰厚历史感的审美体验中。

  老唱机已成明日黄花,但却如同齐柏林的飞艇一样,仍然可以发出奇异的光彩,令人心驰神往,难以忘怀。齐柏林飞艇映射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神采飞扬、激情万丈的黄金时代。在齐柏林逝世一百周年的2017年,我们会以怎样的心绪纪念这位伟大的德国发明家,会在怎样的层面上理解飞艇技术的历史价值和未来发展,又会在怎样的哲学判断中从飞艇的科学研发来剖析和感知科学实践与人类发展的未来?

  我们从齐柏林飞艇的兴衰史中看到了什么?它昙花一现的兴起与轰轰烈烈的消逝,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它在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向前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是否已经获得了公正客观的评判?它在人类追求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留下了哪些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它对人类制造新一代飞行器能否有可能给予“跨越时代的启示”或是“哲学深度的规劝”?对于探索飞行技术而言,它是人类在技术领域具有戏剧性的一次大失败,但站在人类进步的角度观察,它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历史必然。

  齐柏林飞艇是经典之作,而经典之作总会让人联想起历史上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黄金时代的审美时尚和价值判断。齐柏林飞艇燃烧了自己,但它却在人类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自我认知的尺度和标杆。人类渴望标新立异的创造,追求不甘平庸的发展。如同那些跨过百年历史岁月的老爷车、老家具、老唱机之类的老古董一样,齐柏林飞艇在当代年轻人的眼睛里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创造力的世界,它激发人们攀爬创新的阶梯,重拾伟大岁月的经典。回望齐柏林飞艇,畅想它在一个世纪里的光荣和失败,仿佛在听一张百年前灌制的黑胶唱片。梦想家的情怀在眼前跳动,齐柏林式的英雄气息扑面而来。飞艇的衰落与其说是技术失败,不如说是历史的进步。它败给了喷气飞行器,或者干脆点说是败给了石油,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在它的失败里至今仍然存活着胜者的空间。

  聆听过“齐柏林飞艇乐队”那种集摇滚、布鲁斯、爵士和乡村于一身的演唱吗?从那些跳动的音符中,是否可以听出被废弃的飞艇的呼喊?齐柏林飞艇并非飘逝得踪影全无,它或许正以新的方式演绎着21世纪飞行器领域的“王者归来”。仔细想来,高速飞行对于载人飞行器来说固然是最大优点,但齐柏林飞艇的优势如今可能恰恰在于它的“可以缓慢”。换言之,飞艇的未来或许恰恰在于飞艇的局限。谁能说在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幅增加的条件下,新一代飞艇不会以其成本低、续航时间长、飞行平稳、操控方便等特点再次走红,成为我们时代的风景线?

  即使新式飞艇不能在美国宇航局的金星探索计划中大放光彩,它也有可能在不断更新的技术革命中拥抱自己新的春天。新一代齐柏林飞艇是否可以是一座“飞行宾馆”,或者是一家“空中饭店”?它能否完成人们渴望在云中散步、宴饮、舞蹈和游玩的心愿?符合“慢生活”消费观念的飞艇完全可以为当代生活方式作出巨大贡献。“慢”未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未必不是心灵的避难所,未必不是增添创造力的加油站。飞艇之“慢”是喷气式飞机无法达到的“新境界”和“制高点”,它的这一属性或许恰恰是其沉寂修行了半个多世纪的价值所在。

  在科幻小说迷的世界里,飞艇从来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它形似雪茄,翅膀、尾鳍和螺旋桨都会光芒四射,点亮漆黑的夜晚,诠释UFO的经典外观。从19世纪末到今天的一百多年来,不明飞行物时常会被描绘成“神秘飞艇”或“星际飞船”。事实上,人们不会忘记齐柏林飞艇身上浓郁的科幻风采。它伟岸的身躯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容易让人产生心灵的震颤。谁知道呢,它或许骨子里深藏人类飞行史上新的维度,有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新跳板。它可能是一座太阳能电动飞行城堡,在电池出现问题时,它可以展开气囊,充入氢气,处于悬停状态。它真的或许可以让科幻小说中的“真空飞艇”腾空出世,改写动力飞艇概念,让科幻作家笔下的“飞艇时代”降临人间。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14版)

[责任编辑:徐皓]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