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因势利导,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

2017-02-06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春走基层】

  民俗学家萧放谈——

因势利导,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

光明日报记者 户华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年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它的隆重与盛大既表现在丰富多样的具体节日民俗中,又表现在节日文化价值的核心内涵和社会功能上。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是观察乡村的重要窗口,也是建设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春节有着怎样的文化基因和丰富内涵,怎样传承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如何以年节习俗为抓手,移风易俗,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

  记者:春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全民参与程度最高的传统佳节。春节习俗有哪些特点,在传统社会有何社会功能?

  萧放:传统春节是年度周期中关键的时间段落,是中国人特定的“时间通过仪礼”,辞旧与迎新是其习俗主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从时间进程看,春节由忙年、团聚与贺岁迎春三大节俗环节构成。作为传统的民俗景观,忙年是指为过春节做物质、环境、社会、精神的准备阶段。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真正敲响年节锣鼓的是小年,此后,人们忙着清洁屋宇、结清账目、备办年货、馈赠辞年、祭祀祖先等,特别是年节食品的采买与加工,各地群众都忙着赶年集,购年货;家人团聚、共享年夜饭,围炉夜话、守岁迎年是年节的高潮;贺岁迎春是春节习俗的第三阶段,“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冬去春来的时节,人们以春联、年画装饰门庭,迎神接福、相互拜贺,庆祝新春的到来。

  我们从春节习俗的构成元素看,可以清楚地明了春节作为民俗大节的社会文化功能。春节习俗按其性质可分为信仰、伦理、饮食、娱乐四大部分,人们在年度循环最关键的新旧交替时段,以信仰祭祀性习俗强化、更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精神联系,以伦理性习俗强化家庭邻里的社会联系,以饮食娱乐性习俗补益与调节身心。因此,春节习俗在传统社会的个体、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周期性的物质满足、社会调控与精神调剂功能。

  记者:千百年来,以春节为代表的年节文化代代相传、接续不绝,同时又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今天我们的传统年节习俗有哪些新的变化?

  萧放:的确,春节习俗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元素得到持续的传承,而传统节俗的社会功能与具体形态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可以从物质、社会、精神三大层面来说明。

  从物质层面看,春节依旧是重大物质消费日,传统春节的食物、用品大多是自家备办,忙年之忙也主要在此。当代中国经济繁荣发展,过年的物质条件显著改善,无论城乡,年节食品、用品主要依赖年货市场,忙年变成忙着采买。并且年货采买方式更为灵活,品类更加多样。比如我们的年夜饭虽然仍保留全鱼、丸子与其他地方特色菜肴,但东西南北各地的新式菜肴成了年夜饭的主角,地方性的舌尖传统发生着变化。

  从社会层面看,春节在传统社会是家族内部伦理关系的集中呈现与强化的时段,现在春节的这一伦理功能依然传承,但经过近代百年来的社会变革,已经明显弱化。人们更强调春节期间社会关系的人际互动,比如压岁钱的范围已经超出家庭,家族内部拜年活动减少乃至停止,等等。

  从精神层面看,春节在传统社会是信仰祭祀的重要时间,它继承古代年终大祭,对神灵特别是祖先虔诚祭祀。现在春节的精神核心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节日信仰显著削弱,神灵祭祀活动在乡村明显减少,大型家族祭祀活动基本消失,对过去的年节行为语言禁忌也较少遵守,人们更看重春节的休闲与情感交流。春节的这些变化体现了当代中国年节文化既传承着古老的年俗文明,又有着适应时代环境的新变化。

  记者:春节期间,光明日报记者开展了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了各地的新乡风、新民情,可以看出传统年俗等在今天的乡村文化中仍占有重要位置,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复兴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萧放: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大地,植根于乡村,当代乡村是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保留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根基。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空心化严重,乡村文明衰落,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乡村传统秩序崩塌、村落精神涣散、功利行为盛行的畸变。如何复兴乡风文明,重建美丽乡村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可喜的是,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得到高度重视,从光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看到很多乡村文明复兴的好做法、好经验。如何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归纳起来有如下方式与路径。

  首先,以村落集体性年节活动,重新聚合村民,复兴乡土村落公共参与意识。为了让乡风文明重回“故土”,村落日常生活特别是年节期间的集体参与活动应该充分重视,比如浙江、江西等地利用祠堂、礼堂等村落公共空间举行村落春晚,就是有益尝试。江西兴国永丰乡果溪村正月初三的春晚已经连办九届,成为融合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浙江一些祠堂改为文化礼堂,乡村文化生活重新活跃,人们的公共意识与村落公益性项目有了明显改善。

  其次,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重建乡村组织权威。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关键性人物的组织与推动,新乡贤利用国家政策与民间文化资源,制定乡规民约,协调村落社会秩序,带领村民修复村落公共文化设施,组织村民集体性活动,让村民重新找到共同体的感觉。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高演村在新乡贤带领下出现重大变化,今年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重点引导乡风文明,引人瞩目。

  再次,倡导敬宗尊祖、敬老爱幼、守望相助的伦理精神。乡风文明建设最关键的是精神文明,乡村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孝道和顺,家庭孝道、邻里和顺是乡风文明的基础。为此需要传承我们敬宗尊祖、敬老爱幼、守望相助伦理传统,只有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相互支持依靠,乡村才有内聚力与生机。传承复兴乡村伦理精神,是复兴乡土文化,提升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与关节点。

  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是中华文明护根固本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移风易俗就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但如何在尊重人们情感与延续文化肌理方面,充分考虑到风俗主体的村民感受与利益,需要依照风俗变化规律与趋势加以引导,切忌简单、机械与粗暴地强制改变。太史公早就说过移风易俗需要因势利导,立俗施事,切不可与民强争,否则就不能收到长期的治理效果。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6日 03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