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但在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长期存在,有的高校过多强调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高校德育工作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何解决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
记者: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冯培:首先,从学生层面来说,得智易,养德难。如今,移动互联网使学生个体对智育的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知识传播已经突破了课程、课堂、校园、教师的传统范畴,呈现出多时空辐射状、多维度裂变性、多层面个性化等新趋势。在多元、多变、多样的情境下,德育要完成学生个体从外部认知到内在认同、从情感接受到学理坚信、从客体教育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转化过程,自然复杂得多,注定不是一件“快递”,而是一种浸润。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授业易,解惑难,传道更难。从一定程度上说,授业是个力气活儿,解惑是个功夫活儿,而传道则是个良心活儿。德育可以定性评说但很难定量评价;需要日积月累而非浅尝辄止;凭借的是人格威望而不仅是学术威权;可贵的不仅是人前点头更是背后“点赞”。因此,当外部对大学评价的各种指标体系与排行榜与其不同步,大学内部的自身考核体系与各系统也与之不协调时,真正的立德树人也就“说易行难”,必须校正。
最后,高校德育本身也存在着如何与时代同呼吸、与学生同脉搏,深化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不从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能以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学生在教育互动中具有获得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德育的淡漠与疏离。
记者:高校德育工作影响着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今天,应该如何认识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德育工作又要把握好哪些关键环节?
冯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话题,相关研究论述很多。但无论怎样,我依然认同宋代司马光对“德”与“才”所做的精辟分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古人倡导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已明确诠释了中国教育德育居首的文化基因,今天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现在的问题不是学理关系不清,而是知行关系不一,所以才会出现德育“喊得高调,干得低调,不时还会不着调”的现象。
要解决德智分离、知行不一的问题,首先要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统揽全局的总体规划设计、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设计、润物无声的学校文化设计和便于操作的考核制度设计。同时,在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经费支持等评价体系中,也要同步把评价“培养了什么样的人”纳入其中并赋予足量权重。也就是说,更重要的是用好的制度建设,保障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地实施,并使之成为可持续的大学文化构成。
记者:高校德育工作不是孤立环节,既需要不同学段的紧密衔接,又需要构建全社会合力的大德育系统。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怎么做才能落到实处?
冯培:高校德育工作是整个社会大德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正确的网络信息互动、高雅的社会文化熏陶等,都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显著的助力功能。就高校自身来说,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应着力在深化改革的方法构建上落细、落小。
一是在机理构建上注重协同,使单维科层强震化为多维联动共振。对外积极借力,利用好契机与时机下的社会德育资源;对内形成合力,在各门课程的智育教学中推动德育思想的有机融入与渗透,教师真正做到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同向同行。
二是在内容构建上注重关联,将总体“大水漫灌”化为个体“精准滴灌”。既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优良禀赋,又能以“数码钥匙开智能锁”的时代敏感切合学生需求,以有用的时效性把握学生的萌动,让精深理论大众化;以有趣的鲜活性激发学生的脉动,使抽象逻辑形象化;以有情的哲思性引领学生的心动,将文本语意情景化。
三是在话语构建上注重浸润,把有形教育语意化为无形感染环境。巧以朋辈心态营造社情民意的模仿式语境、多以图文形态解析时政生活的精深式语义、善以移动终端引领学生学习的碎片化时间,使德育教育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不仅传学理,更融情理;不但望天边,更在身边;不但有意义,更有意思。
(光明日报北京2月8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