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促进中意合作的友谊之旅

2017-02-19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一次促进中意合作的友谊之旅

——专访意大利总统信息顾问和总统新闻发言人

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

  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将于当地时间2月20日启程赴华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意总统信息顾问姜弗朗科·阿斯托利和意总统新闻发言人、总统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乔万尼·格拉索。二人均表示,此访是马塔雷拉当选总统后首次访问中国,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传统友谊不断向前发展。

  今年是中意两国建交47周年。格拉索认为,中意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两国又都拥有古老的历史文化,这一共同点为两国间开展对话和相互交往奠定了重要基础。格拉索表示,虽然中意两国文化存在差异性,但在同样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国家间开展对话往往容易取得成功。最近一个时期,中意两国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意大利生活的华侨华人团体日益壮大;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在意大利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民众欢迎,甚至已经逐渐成为意大利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中国美食早在很多年前即已被意大利民众熟知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登上意大利舞台,特别是音乐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们在意大利同样成为明星。与此同时,通过两国在文化领域日益密切的相互交流,中国人民也对意大利文化的不同侧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格拉索认为,上述种种现象充分说明中意两国关系正在深化传统友谊的基础上,不断朝着更加积极、密切和高效的方向发展。马塔雷拉此次访华,不仅将再次印证两国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更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两国各领域合作和双边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阿斯托利表示,中意两国正式建交和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两国双边关系发展进程中,许多知名历史人物为加强和巩固中意关系付出了大量心血。阿斯托利举例称,意大利著名政治家维多利奥·科隆波即是其中一位。科隆波曾担任意大利参议院议长和对外商贸部部长等多个政府职务,不仅与多位中国领导人建立了深厚友谊,还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创办了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随后还创办了意大利商会驻中国代表处。阿斯托利强调,正是得益于中意两国这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最终成功开启了当代中意关系新的历史进程,并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中意两国间高层互访日趋频繁,意前总理伦齐、现总理真蒂洛尼和参议院议长皮埃特罗·格拉索均曾来华访问。阿斯托利表示,马塔雷拉将与中国领导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对话,无疑对中意关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格拉索表示,马塔雷拉作为意大利国家元首和国家象征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是国家间交往最高规格的外交活动。马塔雷拉在华期间,除到访北京外,还将访问上海、重庆和西安多个城市,这将使马塔雷拉从多个不同侧面认识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格拉索介绍称,意方还与中国多所高校取得了联系,马塔雷拉届时将到访教授意大利语的中国学校。此外,马塔雷拉访华期间,还将举办一场中意文化领域交流论坛和一场中意经贸合作论坛。格拉索表示,虽然马塔雷拉此访更加突出国事访问的政治特点,但相信访问将同时推动中意文化、经贸等各领域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格拉索介绍称,2017年意大利外交将取得一系列成果:3月将在罗马举行纪念《罗马条约》签订60周年活动;5月意大利将主办本年度G7峰会;意大利还将于年内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格拉索称,在这一背景下,马塔雷拉选择在今年访问中国,也反映出中国在意大利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意大利对中国的充分尊重。

  阿斯托利表示,马塔雷拉此访是为了再次同中国领导人确认两国可以携手一道为世界团结、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中意两国在共同承担国际责任,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方面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此外,意大利身处欧洲,且是欧盟创始成员国之一,而欧盟在中国对外关系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欧中经贸领域交往能够使双方互利共赢。因此,意大利有条件、有意愿为欧中关系发展作出贡献。阿斯托利称,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欧洲大陆与中国的经贸、文化、人员往来将更加密切,意大利希望能够将“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身发展战略对接,使两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谈及全球化问题时,格拉索表示,马塔雷拉当选意大利总统两年来,多次强调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各国应当顺势而为,指引全球化发展的方向,在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潮等国际问题上,不应通过建立围墙的方式加以阻挡,而是应当且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和对话的方式,使全球化发展进程更加和平、安全和稳定。格拉索相信,通过此访,中意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更加紧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将更加坚固,并由此开启中意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光明日报罗马2月18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9日 08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