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甲骨绝学有传承

2017-02-21 02: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甲骨绝学有传承,冷门学科不再冷。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目前已经收到了8篇论文,初步审核,这些论文论据实、水平高,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待专家严格审核后,将向社会公布。”2月16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兴奋地对记者说:“河南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甲骨文研究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做好甲骨文研究意义重大,李宏伟说:“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印记。甲骨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加强甲骨文研究、做好甲骨文识别,对于保护、展示、传承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文化和文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明确要求河南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甲骨文的研究和传承,争取早出成果。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要求把这项工作列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专程到北京拜访李学勤等专家,向他们求教。

  “河南省委宣传部迅速成立了甲骨文释读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甲骨文释读工作。”李宏伟说,“对河南而言,这是一个不亚于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的又一项国家工程、民族工程、历史工程、文化工程。”

  甲骨文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识别与释读。在迄今已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仍然有3000个左右的单字未获识别,甲骨文研究也进入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期。河南决定运用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释读甲骨文字,并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专家论证会,全力推动此项工作。

  2016年7月4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在京组织召开甲骨文释读工作会议,邀请李学勤、王宇信、黄天树、宋镇豪、曹定云、王震中、宗成庆等10位古文字学家、计算机专家,就甲骨文释读工作进行详细研讨论证,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操晓理与专家一起座谈研讨。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要求,甲骨文研究工作分为‘重大委托项目’与‘释读成果奖励’两大部分。”李宏伟介绍,“重大委托项目”方面,明确责任单位为中国文字博物馆,承担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字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为壮大研究力量,吸收了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参与,同时聘请李学勤为甲骨文研究的首席专家,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宇信和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为顾问,组建了由国家级专家直接参与的研究团队。目前,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多次综合论证,并经课题组专家充分研讨,报全国社科规划办审批,甲骨文研究最终确定了9个子课题,现已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释读成果奖励”方面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16年12月下旬,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媒体发布《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了上千个咨询电话。公告指出,对释读工作取得突破性贡献的学者予以重奖,每个单字奖励5~10万元。成果评选工作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组建释读成果评选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认定,中国文字博物馆负责具体实施。

  “让文物‘活’起来,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广大群众所感知,并成为精神生活的盛筵。让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甲骨学冷门不冷,代有传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无条件做好这项工作!”李宏伟如是说。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1日 01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