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丽乡村,如何解除“痛点”

2017-02-21 04: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经济界面】

  核心提示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继续加大,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出现区域性、群体性农民减收的风险也在显著加大。

  ■场地短缺、融资难、证照办理环节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等依然成为返乡创业的几个“痛点”。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些农村近年来出现“三留守”以及农业“僵硬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

  ■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返乡创业人员各不相同,基层政府帮扶措施一定要接地气。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的面貌越来越赏心悦目。农村不仅外表要美丽,还要有魅力、有发展潜力。怎样迈过农民持续增收这道坎儿?返乡人员投身农业怎样克服“水土不服”?怎样让下乡人员在农村安居乐业?

美丽乡村,如何解除“痛点”

  1.让在乡农民跨越增收“门槛”

  【故事】

  由于在小片土地上务农的效益不高,这两年安徽省梁平县礼让镇川西村9组62岁村民蒲昌友种粮积极性出现下降。蒲家共有8.1亩田地,“辛辛苦苦种一年,赚不到5000元,却要付出很多”。

  以耕种1亩田水稻为例,他详细算了一笔账:“犁田人工费100多元,插秧人工得100多元,肥料100多元;种子七八十元;农药三四十元,收割每亩大约60元。扣除这些成本,每亩实际的收益也就有600元左右。”蒲昌友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蒲昌友的经历折射出中国农民持续增收乏力的客观现实。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16年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人民币,实际增长6.2%。

  “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预期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指出,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出现区域性、群体性农民减收的风险也在显著加大。

  姜长云分析指出,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4年的4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1%。2012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已经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实际增长11.4%,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较上年实际增长10.7%、9.3%和9.2%。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实际增长7.5%,虽然统计口径的调整增加了收入增速的不可比性,但据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速放缓的态势。2015年、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上年实际增长8.9%和6.2%,增速放缓的趋势更加鲜明。

  为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战略方向。

  “当前,虽然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低于40%,来自于农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占比更低。但是,来自于农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仍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为此,要按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求,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在节本增效降低风险中实现增收,在创新发展思路中实现增收。”姜云长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指出,促进农民增收,要在存量和增量上同时做文章。在存量方面,注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在增量方面,鼓励农民提档升级,同时促进农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区间延伸。

美丽乡村,如何解除“痛点”

  2.让回乡“鸿雁”展翅翱翔

  【故事】

  前不久,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农民企业家张牧笛在贵州遵义开办了一个新兴产业园。2016年,多年来在广州从事纺织服装生产、出口的他乘坐动车在家乡和西南多地来回寻找投资机会,每个月行程在成都、达州、广州、贵州各占四分之一。

  “我们有多位小老板,每人出数万元或数十万元,以股份方式联合起上亿元资金,在西部寻求合适的PPP项目进行投资。最终我们选择了农业项目,未来前景我们十分看好。”张牧笛说。

  张牧笛返乡创业项目是“归雁经济”的一个典型写照。

  近年来,在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流动中,有两种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大量农民工融入城镇化,在城市中扎下根;二是不少农民工返乡回乡创业,他们把资本和项目带回农村,成为一种新潮流。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人数累计达到570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450万人。2015年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到242万,共创办26.07万家小微企业。截至2015年年底,创业的农民工累计注册个体工商户2505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47.9万家。这其中,有70%是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

  返乡创业不仅实现了从“助凤展翅”到“引凤还巢”,也助推农村实现了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的蜕变。

  然而,目前,对于返乡创业者而言,资金匮乏、技术欠缺,依旧是横亘在面前的拦路虎,场地短缺、融资难、证照办理环节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等依然成为返乡创业的几个“痛点”。

  此外,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困境,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项目大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技术含金量低,附加值少,因此也面临引领性不强和“水土不服”等问题。

  “针对农民工创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相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创业规划和指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强化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可以根据地方特色,统一规划,加大创业政策扶持。结合各地特色,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税收、金融、场地、技术服务和创业孵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特别是要完善基层的创业支撑服务和生活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后顾之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副院长叶鹏飞说。

  “鼓励返乡创业,地方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要健全基础设施和创业服务体系,降低返乡创业门槛,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基层一定要把好政策用到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指出,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返乡创业人员各不相同,基层政府帮扶措施一定要接地气。

美丽乡村,如何解除“痛点”

  3.让下乡人员满怀创新热情

  【故事】

  1990年出生的姚春侨毕业于集美大学,毕业后曾在厦门一家知名国企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野猪养殖项目,涌起创业的激情。再三考虑后,他辞职下乡创业,办起了野猪养殖场。

  “目前野猪养殖投入的资金已全部回收了,一年下来的纯收入约十几万元。”姚春侨介绍说。回乡当“猪倌”的想法一开始也让朋友们不理解,但他凭着努力,慢慢把养猪场的工作带入正轨。未来,姚春侨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吃到好肉、放心肉。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我国农村创业创新呈现出可喜局面。

  在“互联网+”及各地出台的创业政策、搭建的创业平台等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科技人员等下乡创业。以此为契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些农村近年来出现“三留守”以及农业“僵硬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推动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把现代技术、生活方式以及经营理念注入农村,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陈晓华说,“我到很多农村去看了创新创业的农场和合作社,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农村过去很少见到的。”

  进一步扩容“下乡大军”,是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要。鼓励人才下乡创业创新,也成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

  在具体举措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激励科技人员下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的制度规定,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下乡返乡创业要成功,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发挥好自身优势,更重要的是要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大目标结合。”陈晓华说,其中要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和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等,这样有利于助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创业的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相结合。鼓励组建团队、产业联盟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合作,支持开展网上创业,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这些既是农村的短板,又是农村发展的潜力所在。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1日 14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