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下去 活起来·走进文化生态保护区】
重塑活色生香的文化家园
——看生态保护建设如何振兴“徽州文化”
光明日报记者 李陈续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笔下下辖“一府六县”的徽州,如今已分属安徽、江西两省,成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
2008年1月,文化部正式批准在这里设立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重塑了活色生香的徽州文化家园。
江西婺源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 冯军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安徽黄山市歙县历史文化名村“许村” 李斌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还原徽文化的历史生态
《穆柯赛》《野猪林》《拾画》《扈家庄》……最近两年,江西婺源的戏迷们,又可以欣赏到过去难得一见的一出出经典徽剧剧目了。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演员多数是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经过3年专业学习的年轻人——得益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婺源徽剧的传承,可以跨越行政区划,回归文化的历史生态。
“保护与传承,必须置身于文化的历史生态之中。”黄山市文化委员会主任胡建斌高度评价徽文化整体保护。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中,婺源划归江西省,绩溪县划归安徽省宣城市,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归黄山市。曾经,两省三地的格局给整体保护带来许多阻碍。而实验区的成立,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让整体保护成为可能。
徽剧票友大赛、徽州民歌大赛、编纂《徽州文化大词典》……除了在徽文化生态保护布局规划编制等宏观层面的统筹,有关徽文化保护的学术研讨、活动支撑、传承研习都朝着“两省三地”一体联动的方向发展,徽文化正成为真正意义的文化生态。
回归文化传承的本质
有人说:“徽州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徜徉其中,岁月与你相伴,文明和你同行。”的确, 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宛如一个“文化宝库”。仅在核心区域——安徽黄山市,就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7个和72个。经过普查确认的地面文物遗存多达1万多处,还有6个文化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胡建斌介绍,保护区建立伊始就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思路,对非遗及其依托的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作出整体的保护规划。黄山市不仅对数以百计的古村落、数以千计的古民居实施了修缮和环境整治,而且在集中保护的古村落、古街,通过优惠政策引导,让歙砚、徽州三雕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在此开店设坊,实行活态传承。徽州目连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随着时代变迁,已经很少有合适的演出场地。而在祁门县历溪村一处修缮完好的古建筑里,目连戏的演出却成为游客观赏的热门节目。“古老的目连戏和古老的徽派建筑,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剧团负责人王红模说。
传统民间舞蹈《叠罗汉》《跳钟馗》,傩戏、轩辕车会……置身粉墙黛瓦的徽派街道、村落,欣赏着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徽文化就在身边,令人陶醉。
在保护传承中发展
1月7日,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徽州分院、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揭牌——与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深度合作,除了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及当代教育的桥梁的主旨,还蕴含着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振兴传统工艺的深意。
不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赢,传统文化就无法得到活态而富有生命力的保护,这是在长期的徽文化保护中得出的结论。在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无论安徽黄山、绩溪,还是江西婺源,都自觉地把致力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活态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核心区的黄山市,为各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活动建立档案,为非遗传承提供法律知识、文化产业政策、金融财政支持等保障。如今,在古徽州大地上,由这些传承人主导建设的专题博物馆、传习所随处可见,不仅收到良好的传承效果,而且融入了旅游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这些当初写在实施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里的文字,已经活色生香地体现在古徽州大地上。
●传承心语
赶上了文化传承的好日子
洪建华(徽派竹雕传承人、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馆长)
我生于1971年,在徽派竹雕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竹林七贤》竹雕笔筒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性收藏,竹刻《农家乐》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实验区建设的政策对我们传承人很重视、很优惠。实验区成立时,我从300平方米的工作室搬到区文峰公园对面的“竹溪堂”,过了几个月,又搬进一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这几年我感受到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在提高,而且在传承发展中得到很多切实的扶持。比如,正在进行内部陈列装修的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在选址上得到市区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馆址最后确定在沿着主干道的“黄金地段”。博物馆建设还得到文化部1000万元的扶持。
更重要的是,徽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市场环境,竹雕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市场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竹雕的人也越来越多。与老一辈相比,我们是赶上了文化传承的好日子!
(光明日报记者 李陈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