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矗立在胡同里的立体书卷

2017-03-02 05: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矗立在胡同里的立体书卷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写作缘起

沙立功

  【著书者说】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古都,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宝。它们不仅收藏在昔日的皇宫御苑里,也深藏在城南城北的大小胡同中。在休息日,我常漫步在胡同里,浏览各种四合院的建筑,观赏百姓生活的风情画面。20世纪90年代退休后,自由的时间多了,我就经常携带“三宝”——自行车、照相机和王彬先生主编的《实用北京街巷地图集》,穿梭于胡同内“淘宝”。对我来说,北京的胡同是一个全天候免费开放的大博物馆,它那丰富的“馆藏”使我每一次去都收获满满。逐渐地,四合院门楼上的门联特别吸引了我,它和门墩、门簪、砖雕、彩画等装饰元素把各式门楼打扮得漂漂亮亮,而它又是其中形式最独特、文化内涵最深厚的。对于门联,我并不陌生,因为青少年时期上学路过的胡同里就有好几副,那一副广为流传的“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几十年来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而如今,又在胡同里见到了许多四言、五言、七言,甚至还有罕见的六言、八言的门联,内容又那么丰富,真是使我欣喜若狂。于是暗下决心,用笔和相机将它们收录下来,集在一起。

矗立在胡同里的立体书卷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插图。

  有的门联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和大好春光;有的赞美了自己心爱的宅院和邻里环境,表示了睦邻的友好愿望;有的传递了家世渊源的古老信息,总结了持家治家的经验,宣传了自己的良好家风;有的写出了修身立德的人生格言,表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这些门联像是矗立在胡同里的立体书卷。通过门联,宅院的主人可以抒发心志、自勉自励,每天进进出出的家人也会在重复的相见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即使是来访的客人和路过的行人也会在诵读与欣赏之余有所受益。

  在采访和搜集这些门联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虽然它们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是大多数门联可以纳入一个范畴。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命名,那就是——家风。

  在北城积水潭西侧的一条幽静的胡同——板桥二条里,有一家小院门扉上的门联是:

  卜居积水

  世守砚田

  这副门联的撰写者就是院子的主人许林邨先生。他原籍河南省灵宝县,祖父许叶芬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翰林,官至镇江知府。许先生1913年生于北京,由于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加上自己向先辈刻苦学习,书画造诣都很深,是北京文史研究馆的馆员、诸多书画协会的理事,在一些名胜古迹里都可以看见他的墨宝。

矗立在胡同里的立体书卷

  这副门联上联言居地,表明选择在这里居住是因为对美丽的积水潭非常喜爱,下联言家史,为自家是一户世代笔耕不辍的书香门第而自豪。

  原宣武区校场头条47号是吴晓铃先生的故居,门扉上镌刻着在京城很有名的篆书体门联:

  宏文世无匹

  大器善为师

  这是20世纪4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馆长孙壮先生撰文并书写的。20世纪末,在留存的四合院门联中,用篆体书写的只有几副了,吴先生故居的这一副是保存最完好、字迹最清晰的。

  吴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致力于古典戏曲小说、版本目录校勘以及梵文和印度文学的研究,曾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名校任教,曾获巴黎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及印度国际大学荣誉博士称号。其故居门联的上联就是对吴先生博学多才、著述甚丰的最好评价。

  吴先生心地善良、待人和蔼、关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深受学生爱戴的有德师长。含有“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句意的下联,是对吴先生品德的高度赞扬。

  短短的门联里,把“德”和“才”两方面都谈到了。

  原宣武区北大吉巷里有一副门联是:

  杏林春暖人登寿

  橘井宗和道有神

  从联文中的“杏林”和“橘井”两个医家的典故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户医生的住宅,院内主人樊玉昌先生介绍了自己的家史。

  樊家的先祖于明代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至河北,清同治年间迁至北京,樊先生的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中医,除坐堂行医外还开设了“保全堂”药店,著有《医案登奇》一书,他的大祖父樊宝宫曾任清宫的五品御医,祖父樊宝和在此地购房并开设了“延岩医馆”,在菜市口的鹤年堂药店立有账折,专为穷苦病人施药治病,广受赞扬。樊先生的父亲樊家震和一些亲人都继承祖业,新中国成立后仍工作在医生的岗位上,继续为百姓的健康作贡献。

  樊先生的父亲所书写的这副门联恰好是这个中医世家的写照,家中几代人都以“杏林”“橘井”故事里的古代名医为榜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百姓治病、解除痛苦。对具有良好家风的这个家族,人们都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论述家风方面,还有很多有益的门联,如:积善天垂祐,家和福自生;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尽管这些都是以前的作品,但今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时代在前进。今天,我们除了继承优秀的传统家风家教,还要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家教内容,让千万户的好家风成为支持社会新风尚的一支力量。

  几年下来,我搜集到了200多副内容不重复的门联,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四合院门联的动人风韵,除涉及家风问题的门联外,还有一些是关于颂世歌时、祈福求祥以及商家店铺的门联,我将这些寓意深刻的门联及其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汇集成《刻在大门上的家风》一书,以飨读者。

  《刻在大门上的家风》 沙立功 著 北京出版社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2日 16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