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2017-03-05 06:2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李山(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大意是:接受权位的册命,一命时欠身前倾,二命时弯腰鞠躬,三命时俯身如弓;作为有权者,平日走路也不是大模大样,而是顺着墙根小步快走;谦恭而行,也没有人敢对我加以侮辱;用这件大鼎煮米,用这件大鼎熬粥,以此来度日糊口。这是一段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押韵铭文,其中心含义是权位越高、生活的态度和需求也就越发谦恭、俭朴。

  最早记录这段话的文献是《左传·昭公七年》,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为孔子立传作《孔子世家》时,也引用了这段文字,这是因为铭文与孔子的祖先正考父有关,刻有铭文的鼎,就是放在正考父的庙里的。正考父是一个长寿之人,曾辅佐过宋国的三代国君。古代任命官员,要举行册命仪式,也就是铭文中“一命”“二命”的“命”。经过“三命”,在诸侯国,其地位已经是“上卿”之尊了。

  权位越高,做人的态度越谦恭,生活的需求越简朴,这是铭文要突出的内涵。其中的谦恭,表现的是这样的意识: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对个人就是越严峻的考验,也就越需要小心翼翼。只有将手中获得的权力视为谋国治世的手段,而不是个人作威作福、获取福利的凭仗,才会有这样的谦恭,才不会因手中有权而得意忘形、招摇自大。古人固然还没有权力为民所授予的观念,却也懂得对权力的敬畏。实际上早在西周初年,贵族政治家就有这样的观念意识:周人所以获得政权,是“天命”的眷顾,而所谓的“天命”,说到底根据的也是“民意”。因为周人相信,只有好好对待民众,也就是讲究政德,才会得到“天”的首肯,否则,即便手中有治理天下苍生的大权,也会被拿走。古本《尚书》说“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古老的“民本”思想,即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有这样的观念意识,才会有获得权力后的戒惕,这也是正考父所以谦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说来,获得权力就不只是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危险。因为权力“被拿走”,往往伴随的是政治的混乱;对个人而言,往往是家族及个人生命的祸患。当然,谦恭,还可能是来自对个人能力的怀疑等因素。一个人只有时常对自己能力抱怀疑的态度,才会立身小心,谦恭处世,如此也才会进步。铭文“亦莫余敢侮”一句很值得寻味。它表达的是这样一点:谦恭并不是软弱,相反,它会带来真正的尊贵。

  谦恭之外,这篇短小铭文表达的另一点是“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的俭朴精神。败由奢华是一个很古老的说法,道出的是有权位者被权力败坏时最常见的“伴生”现象。人的欲望实现是有条件的,手中的权力,就是欲望泛滥最方便的条件之一。如此,奉行俭朴之德,就是自我“防腐”的重要前提。正考父的鼎文就涉及这样的问题。权力是被赋予的,不是天生就属于谁的,要想正当地持有权力,就必须在个人德行上,遏制自己的欲望,奉行俭朴的生活道德。正考父的后代孔子崇尚“欲而不贪”,就是这样的意思。

  在权力面前要谦恭,有权力的生活当俭朴,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才能保证个人不会被自己手中的权力所败坏。这是“一命而偻”这段古代文字给人的启迪。看正考父的谦恭,又让人想起司马迁《史记》中写晏子做大官时的一个小故事:晏子身为齐国之相,出行坐在马车上,屈着身体,尽量使自己不显得张扬,可是他那位驾车的仆人,坐在前面驾者位置上,洋洋得意、吆三喝四。驾车者的老婆看到这样的反差,深以为耻,要跟他离婚。这个小故事,在司马迁写的晏子传记中,仿佛一幅小小的漫画插图,其用意除了以此突出晏子的谦恭之外,也应是提醒读者不要像驾车者那样,一旦与权力沾点边,就是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吧。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5日 06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