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叔本华谈智慧与幸福之路

2017-03-07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书话】

  作者:李连江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是本很有趣的书,既延续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开创的幸福学传统,又奠定了老年智慧在人生哲学中的地位。此书的主题是如何追求幸福,议论纵横,警句迭出。不论是谁,只要体验思考过人生的幸福与悲苦,都能在书中看到会心之处。抛开它一些明显过时或偏激的观点不论,此书堪称青年人应对人生危机的良药,中年人忍耐低落消沉的一壶浊酒,老年人品味安宁恬淡的功夫细茶。

叔本华谈智慧与幸福之路

  叔本华像

叔本华谈智慧与幸福之路

《人生智慧箴言》 叔本华 著 商务印书馆

  作者认为,幸福有三要素,最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即最广义的人格,泛指健康、体力、美貌、性情、道德品格、心智及其培育。”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人生的头号愚蠢,就是牺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财富、谋腾达、图博学、逐名声,更遑论纵色欲,求片刻之欢。健康第一,我们应该把一切都放在它后面。”

  第二要素是“人之所有:即各种意义的财富与财物。”拥有适度财富是追求幸福的保障:“我们应当把手头的财富视为一道壁垒,它保护我们,帮我们抵御多种可能发生的苦厄与不幸,我们不应认为它许可我们追逐世俗快乐,更不能认为它要求我们追逐世俗快乐。”贪财令人远离幸福:“财富如海水,越喝越渴。”

  幸福的第三要素是“人的形象,就是别人对他的看法,细分为名誉、品阶与名声。”追求幸福,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但不可过分看重它:“令人幸福的,不是名声,而是人借以赢得名声的东西,也就是功业本身,更准确点说,是产生这功业的态度与能力,这功业可以是道德建树,也可以是智力成就。”

  作者指出,幸福之路有三条车道,第一条是明于律己:“为我们的愿望设个上限,给我们的欲求配上鞍鞯,把我们的愤怒驯服招安,时刻牢记,可取之物如沧海,每人仅能得一粟”“当心,不要对人生多提要求,否则幸福之塔就建在了宽广的地基上,最容易倒塌。”健康是幸福的基础,自我约束是健康的前提:“要保持健康,就要避免一切奢靡放纵,避免一切强烈不悦的情绪波动,也要避免过强过长的精神操劳。”培养自律需要反复锻炼:“再三思量,我们决定摒弃某种快乐,然而,一眼望见它,我们仍会怦然心动。”

  第二条车道是宽以待人:“人生在世,一要谨慎小心,二要宽宏大度;前者帮你免遭伤害,后者助你避免纷争。”年轻时要特别珍惜人生旅途中的贵人:“年轻时,我们认为,如果某人某事对我们一生有重大影响,事情一定会轰轰烈烈地发生,人物必定在鼓乐齐鸣中登场;年老了,回顾以往,才知道一切都悄悄然,蹑手蹑脚从后门溜进来,几乎察觉不到。”

  幸福之路的第三条车道是冷静应对世道与命运:“无论发生什么事,既不要欣喜若狂,也不要悲痛欲绝。其一,万事变动不居,瞬间即可逆转;其二,何者有利,何者有害,我们常常误判。”处世要未雨绸缪,随机应变:“人生如棋局:我们构思计划,然而我们的计划永远是有条件的,下棋时取决于对手怎么走,生活中取决于命运怎样做。”做事要坚韧不拔,不轻言放弃:“只要天空还有一个蓝点,就不要对天气失去信心;同样,只要险情的结局仍有疑问,只要仍有可能化险为夷,就不要动摇,应该专心抵抗。”

  作者强调,人生四季,各有精彩:“一日之晨,宛如人之少年:轻松愉快,晴朗清新”;“青年时代是最佳年华的先驱,是精神开花授粉的时代,是养气生血的春天”;“壮年是建功立业的时代”;“青年适合诗歌,老年更适合哲学。”前后半生,各有其美:“我们不妨把一生比作一方刺绣,前半生看到的是正面,后半生看到的是背面。背面不那么美丽,然而更富有教益,因为它让我们看清条条丝线的脉络关联。”年轻时建功立业,年老后安心喜悦:“一个人,年轻时把全部精力投入作品,年老后看到这些作品并不与他一起老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安慰。”夕阳无限好:“人老后,见多识广,久经历练,深思熟虑,真知灼见与日俱增,判断愈来愈敏锐,关系越看越明白;看待事物,越来越能综观全局”。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要珍惜现在。

  读完此书,我产生了如下感想。每个人的一生都独一无二,综合着独特的矛盾:自我与他人隔离,小我与大我冲突,过去与未来衔接,必然与偶然融合,痛苦与快乐交织,希望与失望并存。与此相应,每个人的人生哲学也必然独一无二,思考人生,永远处于矛盾中:体验与理解错位,感悟与表达脱节,欲求与理智相悖,愿望与决心背离。由于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所以不可能有人生科学,只能有人生智慧、人生艺术。然而,书本上看到的智慧与艺术,既要变成个人的领悟,又要与人生历程合拍,不缺失,不中断,不过早,不太晚。如果把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比作宝剑,那么阅历是剑柄,认知是剑身,常识是剑锋,智慧是剑尖。叔本华这本书算得上是追求幸福的百宝箱,化解悲苦的百草囊,不过,宝剑立功,仙草成药,归根结蒂还要靠我们自己。

  (本文作者系《人生智慧箴言》的译者)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7日 16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