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学的中心是人——读报告文学《国家书房》

2017-03-08 04: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胡平(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原主任)

  李朝全的《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第一家农家书屋》是一部由书来写书屋、由作家来写作家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记叙安徽作家金兴安如何回报乡梓,创办全国闻名的蒋集镇农家书屋的故事。

  蒋集镇几乎是一个因农家书屋而改变面貌的镇子,如今“读书看报的多,发家致富的多,科学种田的多,考上大学的多”,经济文化状况和普通农民命运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作者李朝全扎扎实实从对一个中国普通乡镇的调研做起,写出了一个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典型,写出了由根本上改良人口素质所带来的意义深远的社会进步,这种写法比一般贪大求全的报告文学作品更有价值。

  《国家书房》最大的价值和看点在人物塑造。李朝全的采访相当详尽,细致考察了主人公的生平,生动把握了其性格和思想特色,使作品中的金兴安形象颇为饱满。一般说,写先进事迹易,写先进人物难,难就难在写透人物做事的动机。金兴安不是富人,2004年,他拿出几万元稿费和几千册图书办书屋,已是倾其所有。此后,他投入巨大精力,又长期陆续贴补书屋,甚至把儿子结婚用的两万多元也捐献出来。作者并不以写出他的全部事迹、所有想法为满足,而是努力去追寻和写出他成为金兴安的原因。金兴安办书屋与他是孤儿有关。他能活下来,全依仗村里各家各户的同情施舍。当金兴安成名成家进省城了,仍念念不忘乡亲们的救济,一心回报。金兴安办书屋还与他是个真正的“好人”有关。孩童时代,他曾接受过民政科的救助,有一次,他在老鼠洞里意外掏出20元钱,这笔钱在当时是不小的数额。他将钱交送民政科,民政科奖励给他,但他觉得这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坚持不收。作品里也提及,他成家后历来与邻居们相处友好,但经常搬家。每次搬家,邻居们总是要打听他的去处,有的跟着去那里买房,愿与金家再做邻居——这情节便实在是罕见了。作者也写到金兴安的好人好遇,如写他调到合肥后,有一次在街上见到有个小伙子骑车摔倒难以爬起,别人不愿管,他则跑上去帮忙,结果和小伙子成了朋友。以后的日子,这个小伙子帮助他解决了大问题。再如,金兴安做事,总能遇到好人的襄助,教师蒋华进就被他的精神感动,自愿兼职义务为书屋做了8年管理员。李朝全挖掘和写出来的这些往事,许多表面与办书屋无关,但实际上件件有关——正由于金兴安是这样一个好人,才做出了办书屋这样的好事。《国家书房》的创作经验再次说明,即使是报告文学,其文学性的中心仍是人,作品的主要价值还是要靠人物的魅力来散发。

  作者在全书叙事结构的设计上匠心独运,开篇3万字,不大提及主人公,而是集中描述偏远乡村一座农家书屋产生的“天堂”效应,给无数农家带来非同寻常的影响,使读者对这座神奇的精神家园留下难忘印象,继而对书屋的创办人产生浓厚兴趣,之后才开始对金兴安其人的一切娓娓道来。最后部分,又对全国各地的农家书屋建设进行了鸟瞰式的书写,升华了主题。这种谋篇布局的方式,是智慧的,抓牢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国家书房》的问世是强强联合的结果。李朝全是报告文学作家和评论家,由他来写金兴安和农家书屋,使这个题材真正焕发出光彩。而有了这部书,又使人们发现,金兴安是这么值得写的一个人物。金兴安也是作家,写了一辈子别人,现在轮到别人来写他了。为他很值得出版一部书,他办了十几年农家书屋,这书屋里确实该再添加一本了——一本关于他自己的书。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16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