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解中国”的双重内涵:中国人同样需要“理解”中国

2017-03-21 05:5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书会】

  编者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的“理解中国丛书”,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选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经济、政治、宗教、生态以及古代历史、哲学、文化等多个角度,简明扼要地向国内外读者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现已先后推出蔡昉的《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房宁的《中国的民主道路》、卓新平的《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以及李培林主编的《中国社会巨变和治理》等十余种著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日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撰写的《中华文化简明读本》出版,成为“理解中国丛书”的新成员。在该书的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阐释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本期《读书会》摘编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理解中国”的双重内涵:中国人同样需要“理解”中国

《中华文化简明读本》干春松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自我理解是自信的基础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学研究院副院长):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约我为“理解中国丛书”写一本《中华文化简明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我特别忐忑。对于学者来说,写一本相对通俗的作品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既不容易写,又难以在专业的评价系统里获得认可。另外,此前有许多前辈涉及过类似的主题,比如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文化概论》,叶朗、朱良志两位先生的《中国文化读本》,在市场上和学界都有很大影响。

  怎么写出一个符合“理解中国”主题的著作?在我看来,“理解中国”不仅要让别人理解我们,还包含着中国人的自我理解。一百多年来,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以后,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偏差。如何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比较生动地描述出来,是这本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靖如(美国威斯里安大学哲学系主任):相对于外国人理解中国,中国人理解中国确实更重要。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86年在南京大学做留学生的时候。有一次在火车上坐硬座,车上的中国乘客问我为什么到中国来,我说因为对中国哲学有兴趣,他们说:“啊,那就是马列主义。”这是当时很多中国老百姓所了解的中国哲学。现在,中国高铁比过去的火车好了很多,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当然也有进步,但是好像很需要更进一步、更深层的了解,所以《读本》对于中国人理解中国也很重要。

  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的普通百姓,都应该对中华文明有所认识和理解。《读本》从器物、制度、思想、艺术审美这四个层面把握中华文化,用20多万字的篇幅重新梳理了中华文化的脉络,使其成为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读物。

  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有必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现在老是讲,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我们自己要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理解中国”的双重内涵:中国人同样需要“理解”中国

西周利簋铭文拓片 资料图片

  文化是多层次的主体

  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读本》讲中华文化,秉持的是一种大文化观。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太一样,伦理学家讲的文化主要是道德,美学家讲的文化主要是艺术审美。器物、制度、思想、艺术审美这四个层次是一体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式活法”。有了这样的大文化观,我们就不会拘泥于一家一派、一时一地的思想和学说,能够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气韵来。

  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很多。有一些不靠谱的作者,过于痴迷中国古代的某些辉煌片断,没完没了地自我把玩,自我欣赏;有的作者又极度自卑,认为西方什么都“高大上”,看不清现在中国人为什么活得扬眉吐气。《读本》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对话姿态,平心静气地讲述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你得对中外文化都比较了解,才能知道给人家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

  汝信:我们要以一种新的精神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有鉴别、有扬弃地继承。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是最要不得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就是原封不动地恢复传统,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也是没有出路的。

“理解中国”的双重内涵:中国人同样需要“理解”中国

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三彩 资料图片

  “理解中国”的世界价值

  安靖如:虽然很多美国老百姓对中国了解有限,但我发现美国的大学生对中国非常有兴趣,尤其是传统文化和哲学。我在学校开的先秦哲学、宋明理学课程,选课的学生总是很多。他们不只是有兴趣,而且是能够真正理解中国哲学。在一次宋明理学课上,我们谈论了朱熹,有一位女同学课后跟我说,这堂课是目前为止她在大学里上的“最有相关性”的课。我很吃惊,近一千年前中国学者的思想,怎么会与21世纪的美国有相关性?她说,自己没有受过什么宗教教育,这是第一次有机会比较系统地思考应该怎样做人。当然,她不会马上变成一个儒者,但她已经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有所了解,甚至用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理解中国”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经济、政治领域,我的很多美国同事和学生都有过类似经验。

  干春松:《读本》的最后一章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关涉到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如何互相理解,核心观点其实是接受了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的想法。我们现在提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的确可以成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是中国人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在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的一种体现。中国古人相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在处理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要求推己及人,有一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既互相独立,但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济关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不是要否定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而是呼吁人们通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而进行有序竞争,通过理性的选择,超越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超越制度、观念和信仰的束缚,寻求最大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的欲望。

  汝信:荷兰学者皮尔森提出过“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的观点。他意思是说,任何文化都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如果停滞不前,丧失了创新的活力,就会衰亡。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主张世界文化应该多样化,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中国现在的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有人企图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来重新塑造世界、改造世界,侵蚀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我前些时候读到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的一本书《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就讲到这种现象。德国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传统,但连德国人都感觉到有保卫德国传统文化的必要。中国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当然也面临着如何保持我们文化独特性的问题。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1日 16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