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化医改迈出关键一步 北京告别以药补医历史

2017-03-24 05: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3月22日,北京市分别召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动员部署会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深化医改的一项关键性举措——今后,北京市区域内的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诊疗费、挂号费,增设医事服务费,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历史。

  这项改革背后,将给普通老百姓日常就医带来哪些变化?又同彻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有着怎样的关系?光明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涉及面广,力度前所未有

  长期以来,以药补医机制是公立医疗机构重要的补偿渠道和收入来源。以药补医机制虽然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刺激医疗机构多用药、用贵药,扭曲医疗服务行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直接损害了公立医疗机构形象,加剧逐利性。

  据了解,北京市自2012年开始在5所市属医院实施了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2014年又陆续在延庆、密云两个区,开展了6所医院的扩大试点,也取得了预期效果。总的来看,试点医院服务行为更加规范,药品费用明显降低,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新的补偿机制得到确立,患者和医保基金可以承担。

  北京市市长蔡奇指出,全面推行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这次改革是北京全属地范围内的改革,目的是要一次性解决以药养医这一历史性问题,涉及面广、力度前所未有。

  三医联动,实现同城同步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采购价格;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施有升有降的调整。

  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当属全部取消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医事服务费以三级医院为例,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50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100元,急诊医事服务费70元,住院医事服务费100元/床日。

  据介绍,医事服务费是本次改革新设置的项目,其目的是补偿医疗机构部分运行成本,体现的是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推动分级诊疗,对应原来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进而实现同城同步,使北京市此次医改极具“含金量”——在改革内容上涉及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全民医保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和综合监管制度改革统筹推进。这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除了实施方案外,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近20个工作文件,主要从医疗、医药、医保联动角度来进行设计和安排。在此基础上,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按属地原则,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同步推行,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在京医疗机构均参与此次改革。

  北京市社保部门明确将医事服务费纳入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调整报销政策。其中,门诊医事服务费实行定额报销,参保人员发生的医事服务费按规定报销,并且不受起付线和封顶线的限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定额报销40元,二级普通门诊定额报销28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定额报销19元。这意味着,医事服务费相当一部分,将由医保买单。

  此外,在医保惠民措施上,为了进一步方便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在社区就近就医,免去为开药到大医院往返奔波排队的麻烦,北京市正在不断增加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同时,统一社区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凡在大医院能报销的药品,在社区也都能报销。

  总体平衡,费用有升有降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素芳坦言,价格机制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备受社会关注。

  目前,北京市公立医院执行的530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大多数形成于1999年,此前虽然陆续推出了部分项目的改革措施,但与社会期待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此次北京市医改中,北京市按照“有升有降、分步实施,扎实有序推进改革”的思路,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了相对明显的调整。

  具体说来,在价格水平安排上,上调了护理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比如普通床位费从28元调整为50元、针灸从4元调整至26元;降低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比如PET/CT从1万元降到7000元;降低药品价格,药价平均降幅在20%左右。经测算,改革后北京市医疗费用总量上基本平衡,患者费用负担总体没有增加。调整后的价格水平实现了两个衔接:与国内同类型城市价格水平相衔接、与本市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相衔接。

  但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就患者个体而言,由于每位患者在就诊疾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费用会有不同影响。比如以药物治疗或者CT、核磁检查为主的患者费用一般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患者诊疗费就会有一定增加。

  据北京市卫生部门测算,改革后,门诊患者费用有所下降,次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费用略有上涨,例均涨幅为2.53%。短期看,不同患者费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

  告别以药补医的历史,并不能同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画等号,但却是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今后,医院、医生不再靠卖药取得收益,医生的劳动技术付出将得到凸显。从长期看,通过医疗服务的调整和规范,最终受益的,必定是老百姓。

  (光明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4日 06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