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2017-03-29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访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来颖杰、盛世豪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

  3月22日,浙江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正式启动第二期文化研究工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全国人文社科领域首个启动的省级大型学术研究工程。2005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标志着首期文化研究工程的启幕。日前,记者就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特点、成果、第二期工程重点等问题,专访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和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盛世豪。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记者: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有何特点?

  来颖杰: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以“今、古、人、文”为主题,即“浙江当代发展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名人研究”和“浙江历史文献整理”四大板块。二是以项目化来组织实施。三是以成果价值为标准。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记者: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什么成果?

  盛世豪:第一期工程实施以来,一批学术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内高水平奖项,如《郁达夫全集》等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在近五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共获得一等奖36项。《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填补了中国宋画、元画整理汇编的历史空白,开创了中国绘画历史大型断代集成的先河。

  记者:怎样评价已有的成果?

  盛世豪:对工程成果采取分类评价。对于基础性理论成果,主要考虑其学术性,看其是否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看其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能否提供有用的对策,能否真正指导浙江发展;有些成果,也考虑其是否对文化传播和人民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正面作用。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的部分书影。资料图片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览》书影。资料图片

  记者:二期工程重点突出哪些内容?有什么新特点?

  来颖杰:一期工程、二期工程都是根据“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引领浙江人民”的总要求来确定重点内容。二期工程在深化过程中将重点突出当代发展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和“浙学”文化阐述。重点研究“八八战略”,深刻总结其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进一步系统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从域内外多视野挖掘其深刻内涵和当代意义;对“浙学”内涵进行科学概括,深入思考“浙学”对浙江当代和未来发展的文化意义。

  二期工程将在承接一期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一是在学术目标上求深化。计划通过5年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成果,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名家、学科骨干以及优势学科,到2021年年底基本完成全部研究项目。二是在运行机制上求深化。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建立有利于催生更多立足浙江、研究浙江、服务浙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水准研究成果的科研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在成果运用上求深化。让研究成果滋养人民、促进发展,为把“浙江的今天”建设得更好,为“中国的明天”贡献更多的浙江实践、浙江经验作出更大努力。

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浙江杭州,西子湖畔。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记者:如何保证成果质量?

  盛世豪:为保证成果质量,需严守程序:一是选对专家。课题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学术水准。二是整合资源。通过组织省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保证研究成果在国内甚至国际走在前沿。三是严格评审。研究成果需经专家反复论证。四是强化激励。对优秀成果进行推荐评奖。

  记者:文化研究工程如何走向世界?

  来颖杰:无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中国道路研究来看,文化研究工程都具有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际上是对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的实践样本的研究,很多国际友人对此感兴趣。让研究成果走出去的途径:一是借助国家层面的对外文化推广体系、海外文化阵地等平台,选择一些文化研究成果向外展示;二是利用浙江自己的外宣窗口,有计划地展示研究成果;三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开发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把研究成果传播出去。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9日 05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