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北大学助力钢铁行业升级换代

2017-03-30 05: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产能过剩背景下钢铁行业无不承受着产品积压的压力,然而,本钢集团却一直在为产品供不应求而苦恼。由东北大学与该集团合作开发的1500MPa汽车用超高强钢,可减薄厚度30%,白车身减重30%,整车减重10%。通过减重能够为每台汽车平均节约万元以上油费,提升10%的动力性能。

  “由此可见,所谓过剩只是落后产能过剩。”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说,“中国钢铁企业要想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实现逆袭,必须要通过设备升级和新技术开发,使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迅速提升,实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是绿色钢铁制造的代表性工艺。这项节能减排的工艺正出自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这套领跑世界的工艺,东北大学自主研制出套热轧钢材先进快速冷却装备与控制系统,这套装备已成为我国热轧钢材生产线主力机型,覆盖了鞍钢、首钢等50%以上大型钢企,实现了高品质节约型热轧钢材400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所研发的产品在西气东输、海洋平台、跨海大桥、第三代核电站、大型水面舰艇等国家战略性工程中广泛应用,帮助我国钢材实现了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升级换代。

  海洋工程用钢铁材料是拓展海洋空间、提升海洋国防实力的物质前提。以往我国海洋平台用厚钢板的焊接效率及耐蚀性能较差,海工钢关键部位的特殊品种如高级别特厚钢板、大壁厚无缝钢管等仍需进口,制约了我国大型海工装备的整体设计和建造水平。2016年,由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昭东领衔的“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项目正式启动。目前,特厚板高强均匀淬火、一体化组织性能调控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工作有序推进,高强韧特厚钢板等系列关键海洋工程用钢原型产品开发如火如荼,300毫米大断面辊式淬火装备、特厚钢板即时冷装备等在今年年底即将投入工业化应用。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我国高端海洋平台用钢品种自给能力达70%以上,最大寿命提升50%以上。

  “近5年来,东北大学累计为钢铁企业创造利润500亿元,综合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告诉记者,“发挥自身在冶金学科方面的独特优势,解决行业重大需求,为国家排忧解难,这是东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30日 06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