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创新,不能只是概念翻新

2017-04-13 04: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知与行】  

  作者:张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是漫画题“这里没有水”。画面上一扛着铁锹掘井找水的男子,一边挠头、一边转身正欲离去,他的身后是开挖的五六个深浅不一的坑,其中一个还差一点就要挖到地下水了。

  职教界现在做的一些工作,就有点这种不断挖坑却始终没有掘出水的嫌疑。

  比如在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较早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还没做出个模样,又开始搞职教集团;职教集团还没真正发挥效用,现代学徒制又登上前台。如果现代学徒制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或订单教育等是有本质区别的,且能助益职业教育的发展,那又当别论。问题是,它与前者基本上都是同质化的东西,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本同而末异而已。已有职教同行指出,现代学徒制“本质上仍是原来那种改革思维的延伸,其结果与之前的种种做法不会相差很远。”

  这就不免让人疑惑:这究竟是创新,还只是“标新”,或者就只是“新瓶装旧酒”?

  再举一个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例子:当下课程改革的模式,有姜大源先生倡导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徐国庆所长的项目化课程,再加上赵志群教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三选一其实已经足够了。可一段时间又出来一个翻转课堂,被热炒一番。我想说的是,姜、徐、赵的课程改革模式,本来就是翻转性的、颠覆式的,比“翻转课堂”那种偏于手段上的翻转改革,内涵要深刻多了,高明多了。你要是能翻转成一个,就好了。而我们甲还没翻转好,就去翻转乙,还记挂着要翻转丙。这样的翻转改革,稍显性急了些。

  这反映出当下职业教育的一种状态: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盲从跟风。

  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就是做事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一旦迟迟不成,就想改弦更张,职业教育的事哪有那么简单。课程改革能一蹴而就吗?校企合作是一朝一夕的事吗?量变没达到“火候”,积累没有达到“关节点”,就想质变,这是违反辩证法的。

  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的背后暴露的是一种浮躁心态。浮躁是当代人普遍感染的精神sars,职业教育也难以幸免。浮躁,就是做事不专属,没有定力;就是兴趣漂浮,用心不专。一件事情还没做好,又转到另一件事情上去。背弃初心,缺乏坚持。职教界现在热炒工匠精神,殊不知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坚韧、执着、坚持,久久为功,而我们现在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反工匠精神的。

  盲从跟风。做事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只能盲目随从。一个新的花样或热点来了,马上就追热跟风,恐为人后。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定见。结果今天一个花样,明天花样一场的折腾,随俗仰俯、与“热”共舞,能办好职业教育吗?

  职业教育一要有定力。

  职教工作者要学习向日葵的定力、定性,要不改初心。对事物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想。不逐时风,独立思考;不和众嚣,独具我见。认清方向、立定格局就要牢牢坚守、持续打造、精心培育。职业教育要善坚持。坚持就是对量变到质变辩证法的尊重,就是不忘初心、善始善终。有了坚持的过程,职业教育才能发展、进步、笑到最后,才能创新、出彩、结局完美。职业教育要做减法。不要老想着做“加法”,什么都想染指,以为自己有多大能耐,什么都能做成。有人问爱迪生发明秘诀,他说,别人老是想着做许多事,而我总是想着做一件事。这就是做减法的真谛。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成了就不平凡。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3日 14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