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政府推动”到“全民合唱”——张家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验交流之二

2017-04-25 05: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全国文明城市巡礼】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3月底,在江苏省张家港锦丰镇悦来社区,身着大红中式礼服的华发夫妻笑得很开心,摄影师“咔嚓”一声,定格了这一幸福时刻。定期开展的“悦老·幸福传递”志愿服务项目正在为社区老人补拍结婚照,举着相机的石小蛟是“快乐益拍”志愿摄影团的队长。张家港平均每天开展33个志愿服务活动,几乎每个活动现场都能看到“快乐益拍”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学雷锋·志愿服务伙伴计划”、《张家港志愿者礼遇办法》等制度相继出台,以及今年打造的“志愿者+行业服务”新模式,使得志愿服务成了张家港人的文明风尚。在张家港友爱港城网站注册的志愿者团队达909支,注册志愿者5.8万名,其中71%以上的志愿者参加了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109万小时。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也是张家港文明创建由“政府推动”向“全民合唱”转变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张家港积极搭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平台,让市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成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

  3年前,“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平台投入使用,市民只要拍张照片,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可以快速反映给相关部门。

  张家港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郁彬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下载“城市e管家”APP或是上网传送举报信息所产生的流量,均由政府买单;每年评选100名“城市好管家”,给予500~1000元不等的奖励金。截至目前,“城市e管家”平台处理各类反映问题和建议超过24万件。

  “张家港的文明城市创建,在强化‘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同时,更加注重党政推动与全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张家港市市长黄戟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张家港市动员群众用80万把笤帚扫出了全国第一个卫生城市,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创建要聚焦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身边小事做起,让群众看到创建带来的新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不断提升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结婚、生育、升学、生日、乔迁新居等庆典时,提倡喜事简办、不盲目攀比,能免则免,能简则简……”这是张家港市杨舍镇金塘社区居民集体讨论通过的《移风易俗公约》。退休教师、金塘社区居民、村民自治议事会会长李振飞告诉记者:“金塘社区是7个村的动迁安置小区,原来的生活习惯都是农村那一套,文明程度不高。2015年8月,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议事会,议事会主要解决社区内的小纠纷和争议,引导居民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移风易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事。”

  参加全国文明城市经验交流会的浙江省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海燕说:“一座城市有那么多的人在践行文明,支撑着这座城市,这座城市肯定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5日 03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