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华北明珠”重放异彩——河北省加快白洋淀生态修复

2017-04-27 04: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多彩神州·生态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4月9日,一股清流经过4天160公里的长途跋涉,从河北保定西部山区的王快和西大洋两座水库流入了有着“华北明珠”之称的国家级生态湿地白洋淀。此次补水时间为两个月,白洋淀收水量将超过3300万立方米。近年来,河北省通过利剑斩污、生态补水、综合开发等措施,着力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经过整治的白洋淀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华北明珠”重放异彩,更富魅力。

让“华北明珠”重放异彩——河北省加快白洋淀生态修复 

无人机航拍的白洋淀大桥。王子瑞摄/光明图片

    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湖泊和草本沼泽型湿地,淀内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青鱼、虾、河蟹等,白洋淀还是候鸟迁徙内陆通道途中的重要食物与能量补充栖息地,区内鸟类众多。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这个流域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各种污染物大量排放,使白洋淀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干淀化趋势明显。

    保护白洋淀湿地刻不容缓。河北省将白洋淀列为水环境保护之首,谋划了引水补水调水、污染源综合治理、环境整治、入淀河流整治、淀区污染修复、淀区管护、区域产业转型、提升监管能力8项重点工作,努力将之打造为京津冀生态涵养支撑区。目前,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已大为好转,生物链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配置。有藻类406种;大型水生植物47种,曾经绝迹的马来眼子菜、线叶眼子菜等沉水和浮叶植物重现;鸟类增加到20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丹顶鹤及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鱼类有17科、54种。一个“苇绿荷红、水清鱼肥”的魅力新水乡正逐步呈现。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提出的“生态任务”。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眼睛”,“眼睛”健不健康关系着雄安新区的发展。

  目前,河北省全面实施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淀区清网工作,整治生活污染、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同时,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加快引黄入冀补淀等河湖库渠连通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水生态修复能力。河北省还积极推进白洋淀绿美生态走廊、环白洋淀生态景观绿化带、白洋淀连片美丽乡村绿化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生态绿色屏障。

  “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表示。

  打造白洋淀优美生态环境,更要全力治污,改善周边整体环境质量。“我们将从冬季清洁取暖、工业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综合整治、城乡增绿扩容等几个方面,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全面推进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赵军说,环保厅将坚持生态优先,强力实施“碧水行动”,做好白洋淀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为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提供有力保障。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01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值班总编推荐] 身边的安全不能被忽视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在湖南长沙市考察调研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论坛·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