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垃圾分类需要体系保障

2017-04-27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垃圾分类,究竟难在哪里】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年底,我国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并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时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都提出了具体规划。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案》将激发全民的垃圾分类热情,使得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垃圾分类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徐海云介绍,垃圾分类是发达国家较早进行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才有一些城市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比如1993年北京制定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提出对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实行分类收集。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全国范围内的垃圾分类拉开序幕。

  “国内垃圾分类进行了16年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垃圾分类都得到普遍宣传。刚开始推广垃圾分类时,垃圾主要还是指可回收物,现在已经细化为可回收物、家庭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这与国际上先进的国家基本一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知道了垃圾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徐海云说。

  但同时,垃圾分类任重道远。徐海云认为,生活垃圾分类主要是将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或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这3类垃圾做好分类。这3类垃圾分类收集的首要关键就是做好对接,即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对接;有害垃圾分类收集与危险废物处理的对接;易腐垃圾或厨余垃圾分类收集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对接。

  “这些对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从顶层设计、全社会参与等方面逐步推进。比如,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家庭有害垃圾的单独收集相对来讲是短板,而这次的《方案》把它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徐海云强调,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际操作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方案》明确提出,在2020年年底前,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之所以选择以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为主体范围,就是本着上述主体在垃圾收集上更为便利、分类工作更利于突破”。

  垃圾分类需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对于生活垃圾分类,不少人有个担心,“我投放好了环卫工人又把它混起来怎么办”?

  在徐海云看来,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也不可能避免,“比如说德国的包装垃圾桶中的东西,其中有一半还是要进焚烧厂进行处理的。个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做好垃圾分类,正确投放”。

  徐海云表示,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倡导对再生产品的使用,这就需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他说:“可回收物最终要变成产品,需要市场。一提到循环经济,人们可以大谈特谈,但问题是如果没人购买再生产品,这就是空话。明确告知消费者这是再生产品,让消费者愿意去购买,这才是绿色循环经济。”

  “垃圾分类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解决的是垃圾问题。从源头上来说,还是要提倡每个人改变消费模式,尽量少产生垃圾。”徐海云说。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05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