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纪录片:社会责任 时代表达

2017-04-28 0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纪录片产业如何突出重围】

  作者:牛光夏(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

  2010年至2011年,当广电部门释放出令人鼓舞的信息,相关扶持激励政策出台,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纪录频道开播,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呈现出向上的动态时,媒体和学界都曾发出“纪录片的春天来了”的欢呼。经过6个寒暑的执着坚守与辛勤耕耘,纪录片在各个平台与层面都取得了向好的佳绩。近期,中国纪录片不论是在电视媒体、电影院线还是日益强势的新媒体平台,与以往相比都有着更加令人欣喜与振奋的表现,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纪录片市场勃发生机的暖意,无怪乎人们发出“纪录片的夏天来了”的感叹。

纪录片:社会责任 时代表达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长征》《长征纪事》《震撼世界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等长征题材纪录片登陆央视各频道后,我们看到了以不同的叙事体系和风格对这一人类史和军事史上的伟大事件进行全景式再现与艺术性表达。《孔子》国际版在海内外播出,我们看到了以国际视角观照历史人物,把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有机而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塑造出鲜活生动、有现实温度的孔子。随后,诸如《围棋》《本草中国》《寻味顺德》《中国文房四宝》《功夫少林》《记住乡愁》等人文题材纪录片以精美的影像和生动的故事,充分发挥了纪录片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功能。

  这些大投入、大制作、高品质的纪录片为观众带来一部部大餐,也是电视媒体在被诟病为过度娱乐化之外的彰显品位和社会责任之作。

  2010年,被称为中国首部纪录电影的《外滩》在院线放映,随后的几年里,纪录电影给人的印象是不温不火,波澜不惊。直到2015年《喜马拉雅天梯》和《旋风9日》分别创下1700万元和1100万元的票房收入,方令人有惊艳之感。2016年的纪录电影延续了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除去一部由真人秀节目衍生出来的《极限挑战》大电影外,另有《舌尖上的新年》《我们诞生在中国》《地球四季》《生门》《我在故宫修文物》5部纪录电影进入院线放映。相较于2015年度的8部原创纪录电影,虽数量有所减少,但5部片子的总票房约为8065万元,远超2015年的3150万元,创历年新高。

  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全方位的网络化生存与发展已势不可当。一些视频网站的自制纪录片向更高端、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些甚至开始反哺传统的电视媒体,自优酷和腾讯推出自制纪录片《侣行》《我们十五个》后,2016年乐视推出的《传家》系列纪录片大受好评,并在央视纪录频道等电视平台播放。另外,爱奇艺等大型视频网站则开始尝试对自设的纪录片频道实行会员付费观看制,显示出多维营销理念下“纪录片+互联网+商业”的发展模式正日趋成熟,新媒体已成为纪录片繁荣发展与市场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的确,在政策促进和产业运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后,不靠小鲜肉,没有高颜值,也没有凭借各种狗血剧情,近年来中国的纪录片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叙事方式和表达技巧的提升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追捧,若干高品质、好口碑的纪录片引发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业内人士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大家感觉纪录片热起来火起来了。但这只是中国影视业正态发展中的应有之象,说明我们的社会对于纪录片的消费能力已初具规模,是观众观影诉求日趋多样化和渐趋成熟的表现,是纪录片创作者表达现实关怀的内在动力使然,也是多年来纪录片生态在向好的结构进行调整与深化的阶段性成果。

  然而,与电影、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相比,中国的纪录片市场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纪录片产业的各项机制、体制、人才培养与使用、观众培育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纪录片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平衡,生存艰难。虽然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也要追求传播效果,更要和其他影视产品一样经受市场的考验。但纪录片作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必得担当时代良心,肩负社会责任,注重时代表达。所以不要希冀纪录片市场如夏天般火热,大多数时候它还是曲高和寡、小众冷门的,做纪录片的人大多要能耐得住寂寞。《生门》的导演陈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纪录片复兴的时代来了”,其实是针对与过去纪录片难以走进院线这一语境所言。而现在,我们则需要对当下国内纪录片市场有一个更为清醒、客观、全面的认知。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8日 05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