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2017-05-02 03: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书者说】

  作者: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国策日益深入的情形下,很多读者都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要内涵。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既全面,又权威的丝路通论性著作面世。刘迎胜教授的这本《话说丝绸之路》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应运而生。——荣新江

  “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开始所指只是一个比较狭义的东西方贸易之路,但随着人们对东西方世界关系认识的深入,丝绸之路的概念也越来越大,含义越来越广,从陆路到海路,从商品到思想文化。在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的脑海中,对于丝路的理解也不一样。同时,东西方的作者都有自己的学术背景,视角也不相同,因此有关丝路的著作虽然很多,但内容却很不相同。拿最近以中文出版的几种比较通论丝路的书来说,吴芳思(Frances Wood)的《丝绸之路2000年》除了概述丝路的基本内涵外,从英国学者的视角出发,用较多的笔墨来叙述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和作家所记录的丝绸之路;韩森(Valerie Hansen)的《丝绸之路新史》是依据考古文物材料,选择从撒马尔罕到长安等若干丝路城市,来阐述她所理解的丝绸之路;赵丰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依据东西方丝绸之路上出土的织物,来讲述从远古以来丝绸等织物及其纹样、技术在丝路上的东西传播;弗兰科潘(P.Frankopan)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从宏观的欧亚大陆视角来看丝绸之路,力图打破“欧洲中心论”,从欧亚大陆自身来叙说丝路上发生的史事;米华健(J.A.Millward)的《丝绸之路》篇幅不长,对于丝路历史和物质文化传播,有详有略地加以叙述,虽受“通识读本”的影响,但言简意赅。

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话说丝绸之路》 刘迎胜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国策日益深入的情形下,很多读者都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要内涵。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既全面,又权威的丝路通论性著作面世。刘迎胜教授的这本《话说丝绸之路》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应运而生。对比已有的著作,我觉得这本新书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全面阐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书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编,每编各有若干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陆上丝绸之路”编由四篇组成。“交通路线篇”从张骞通西域的探险和李广利征伐大宛夺取汗血宝马的故事讲起,概述了月氏、匈奴到突厥、蒙古800年的草原丝绸之路的贯通史,详细阐述了蒙古帝国时代东西方陆路交通的鼎盛情况,最后介绍北庭、碎叶、古回鹘城、谦州等一系列草原丝路上的城镇。

  “经济交通篇”从最古老的丝绸说起,介绍了每本丝绸之路的书都要讲到的中国丝织技术的西传,然后以“撒马尔罕纸”为题,讲述了丝绸之路上中国造纸工匠作为俘虏,却带给西方世界柔软耐用的中国纸。随后对从西域来的物种,包括农作物的苜蓿、葡萄、棉花、菠菜、花瓜,来自中亚的动物马、驴,王公贵族喜爱的各种珠宝:青金石、宝石、玉,以及各种西方的纺织品,如纳石失、怯绵里等,详略不等地加以介绍。

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篇”首先讨论丝绸之路上的翻译问题,进而说明粟特商人带来的粟特文字对于回鹘、蒙古、满族文字的影响,以及元明清时期双语词典的编纂。然后讨论从匈奴到粟特,胡人的音乐、舞蹈对中原的影响。进而叙述西亚的祆教、摩尼教、景教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时期陆续东渐的历史进程,还有西域饮食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的交融。最后着重阐述了中国绘画题材和技法对于伊斯兰细密画的影响,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丝绸之路著作中比较被忽略的部分。

  “人物群像篇”,以法显、玄奘作为西行求法的代表,以海屯一世、普兰·迦尔宾、鲁不鲁克、蒙特高维奴为基督教世界前往蒙元帝国的使者代表,最后是从西班牙到中亚撒马尔罕的使者克拉维约,通过他们的旅行记录,来阐释丝绸之路上的往来人物。

  “海上丝绸之路”编由三篇组成。“交通地理篇”阐述汉代以来航行在印度洋上的中国海船,以及中国往印度洋的航线如何步步深入,罗马人如何发现跨越印度洋到东方来的航路,最后以广州为例说明海上丝路城市的国际性能。

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出土唐代舞女俑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在“物品互通篇”中,首先着重讲述中国向东南亚、波斯、阿拉伯世界乃至北非的输出,然后概要介绍了丝绸、茶叶的外传,以及西方金银货币和各色“番货”如何进入中国岭南地区,最后讨论外来物种和草药的输入,以及中国火药技术的西传。

  “人物群像篇”中,作者依次介绍了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亦黑迷失、杨庭璧、汪大渊、郑和等元、明时期在海上丝路往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伟大事迹。

  因为本书图文并重,所以给文字的篇幅是有限制的,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对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分若干篇加以叙述,让读者可以得到丝路历史的最重要内容。而以作者的深厚学养,保证了这些叙述文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说是既全面又权威的一本概述丝绸之路的著作。

  图文并茂、雅俗共赏,面向更广大的读书群

  本书定位为“话说”丝绸之路,显然是要面向更广大的读书群,因此采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图版的篇幅几乎与文字的篇幅相等。由于不是所有文字叙述的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形象资料留存下来,所以本书并不是采用图版与文字完全对应的方式,而是在一个篇题下,各自有自己的叙述逻辑,用图、文两种方式来叙述同样的主题。比如语言文字的传播离不开胡人,作者除了用丝路出土各种文字的钱币来说明问题外,还给出陶俑、瓷瓶上的胡人形象;在谈到饮食风俗的传播时,除给出伊斯兰工笔画所绘各国人士宴饮场景外,还展现了当代哈萨克、吉尔吉斯族的传统食品图像,以及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斋饭素食。在海路讲到船舶、瓷器等方面时,更是给读者丰富多彩的图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这些图像是作者多年观察、收集的结果,有些图片并不常见于此前出版的丝绸之路图书当中;有些虽然是我们知道的图像,但经过作者的编组,把一些图片放到一起,得到一种绝佳的阅读观感。比如131页上罗马时代马赛克拼出的菲尼基地中海货船图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金代海舶纹菱花铜镜;又如152-153页同一阅读页面上的古罗马美娜德身着丝绸外衣壁画与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唐代伏羲女娲绢画,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最早的世界地图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作为一本“话说”类型的图书,作者照顾到更广大读者群的兴趣,在某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铺陈,比如引入中国的各种外来物种葡萄、花生、菠菜、马铃薯、花生、玉米、烟草、向日葵等迄今日常生活中完全离不开的作物品种,还有生活富裕起来后许多人关注的珠宝,如青金石、玛瑙,对于元代以后进入中国的撇阿剂(褐红色宝石)、昔剌泥(锡兰宝石)、苦木兰(蓝晶)、助把避(优质绿宝石)、助木剌(祖母绿)、猫晴(猫儿晴)等,还有各种香料,如苏合香、没药、安息香、乳香等,都有详细的解说。

  虽然这是一本用通俗的笔法全面讲述丝绸之路的书,作为研究中外关系史专家的作者,仍然在某些部分,勾勒丝路历史中为人忽略的一些地方,有时不惜笔墨,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比如作者在讲述草原丝绸之路时,把这条道路上的一系列城镇作为一个单元略微详细地加以叙述,使得过去印象中就只是“草原”的这条丝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作者还用相当多的篇幅,从杜环《经行记》提到的公元751年怛罗斯战役被俘的京兆画匠樊淑、刘泚说起,一步步展示了中亚、西亚伊斯兰细密画所受中国绘画的影响,包括构图、样式、空间观念、书法用笔等方面,如何表现出来自中国的审美观念,再配以若干插图,无疑给中国读者很深的印象。

  名家手笔,很早就关注丝绸之路研究的学者

  在很长时期里,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者普遍不愿意撰写通俗读物,而好的通俗读物必然出自名家手笔。本书的作者刘迎胜教授,正是一位中外关系史、特别是蒙元时代东西交往史研究的巨匠。他是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心之一南京大学的教授,兼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等,曾经在德国、英国、以色列的著名东方学中心,如哥廷根大学突厥学与中亚学研究所、班贝格大学东方学系伊朗语研究室、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希伯来大学高级研究院从事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非常活跃。他的著作包括《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1994年)、《察合台汗国史》(2006年)、《〈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2008年)《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2011年)、《蒙古帝国与13-15世纪的世界》(2013年)、《华言与蕃音:中古时代后期东西交流的语言桥梁》(2013年)。

  刘迎胜教授很早就关注丝绸之路的研究,并且是中国学者中较早出国考察陆海丝绸之路的学者。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为期十年的“丝绸之路考察”计划,组织各国学者分阶段考察丝路。刘迎胜作为中国的代表,1990年10月至1991年2月,参加从意大利威尼斯到中国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1991年春夏之际,又参加了穿越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丝绸之路”考察;1992年7、8月间,再次参加了以蒙古国为中心的“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考察,并被推举为部分段落的国际考察队副队长和队长;其间与各国丝路专家有着广泛的交流。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他在1995年11月同时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文化·海上卷》和《丝路文化·草原卷》两本专著中,系统阐述了以海上、草原为主的丝绸之路的方方面面,迄今仍然是中文丝绸之路图书中最可信赖的著作。2014年9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曾将两书合并为一册,题为《丝绸之路》重新出版,省去了原书的一些彩版和地图,殊为可惜。《话说丝绸之路》的读者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继续阅读的话,上面这三部著作仍然是你们的最好选择。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2日 16版)

[责任编辑:丛芳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