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先让中国消费者“爱上中国造”

2017-05-03 0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钟超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首先得让中国消费者爱上中国造。打破海外淘回“中国造”的尴尬,切入点在打破内外销产品品质“倒挂”的局面,以质量升级重建消费者信心。

  海外代购俨然成为当下消费新风尚。不过,近期一些海外代购的中国消费者却颇觉尴尬——千里迢迢从海外淘回的洋品牌,一看标签赫然标着“中国制造”,但质量确实比国内同款好。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海外兜了一圈,又被中国消费者买回国内消费,并且“留过洋”的产品质量比国内的好。在这令人费解的流通背后,是国内日渐增长的高品质消费需求,与“中国制造”价廉质次的传统形象之间的矛盾。中国消费者信赖海外商品的品质,国外品牌找中国企业代工降低成本,这一来一去,产品还是家门口的产品,不过把钱花在了国外,让海外品牌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果说中国消费者对“海淘”的偏好反映了对更好生活品质的追求,那海外淘回“中国造”则凸显了目前内外销商品标准迥异的积弊。传统“中国制造”经营方式粗放,造成很多人对国货缺乏信任度和认同感。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超过西方国家,但消费者信心的重建需要时间。反观发达国家,在终端环节培育品牌,占据价值链上游;在生产环节控制标准和质量体系,面向全球寻找合格的代工厂。在这种情况下,海外淘回“中国造”也就不足为奇。

  近年来,“海淘”已经从零散的个人行为发展成规模产业,从海外抢购奶粉、化妆品、奢侈品甚至马桶盖,无不展现了中国消费者的巨大潜力。据报道,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6.3万亿元,是2013年的两倍多,“海淘”用户规模达4100万人次。这些海外消费的背景就是消费升级。只有通过创造有品质的供给,理顺需求和供给的链条,才能把消费潜力留在国内,为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添动力。

  打破海外淘回“中国造”的尴尬,切入点在打破内外销产品品质“倒挂”的局面,以质量升级重建消费者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只有把市场秩序管理做扎实,建立内外销商品统一的质量监督标准和售后服务体系,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质量没有差别,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才有基础。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首先得让中国消费者爱上中国造。以国内一家企业为例,他们耗时5年精心打造水槽式洗碗机产品,在功能、能耗、操作便捷性上都远超竞争对手,上市后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追捧。如果这样的“中国造”多一些,“海淘”的人自然就会少一些。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3日 02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