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品牌日”

2017-05-11 05:5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刘坤 王琴

  5月10日,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品牌日”。品牌建设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和题中之义,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9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对当前中国品牌竞争力,以及品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品牌日”

新华社发 大巢制图

  品牌成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参考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将品牌作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说。

  如今,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农业、制造业领域一大批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业门类齐全、规模已超过经济总量的一半。一些优势行业的品牌发展成效显现,特色区域品牌日益增多,特别是部分企业品牌快速成长,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目前,我国加快品牌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在王东看来,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就是要提供更多消费者信得过的自主品牌产品,提振自主品牌消费信心,引领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然而,王东也提到,目前我国品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价值低、品牌总体形象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环境等品牌影响要素存在不足”。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老字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自主品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目前,商务部已认定1128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将68项中华老字号传统技艺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据调查显示,在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发展势头良好的占40%,持续稳定经营的占50%,但仍有10%的企业因为机制僵化、观念陈旧、创新不足、传承无力等原因,面临发展困境。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表示,今年商务部将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培育中国品牌作为内外贸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任务,继续构建有利于中国品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

  “除了老字号之外,不少科技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创新打造出了自主品牌。”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副局长袁雷峰提到,航天科技、中航工业等企业拥有了“神舟”“长征”“枭龙”等国际知名品牌;国家电网依托特高压技术领先优势,成功将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专家认为,品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充分发挥市场、企业、政府、社会等方面力量的作用。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表示,工信部将强化标准的引领作用,组织制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行业标准,指导行业和企业开展贯标活动;促进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良性互动,引导产业集群综合运用创意设计、团体标准、知识产权、行业自律等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中国品牌形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为品牌竞争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到了369.1万件,同比增长28%,已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平均每6.9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

  “商标注册是规范和保护品牌利益关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崔守东说,商标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

  然而,品牌的竞争离不开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崔守东提到,目前我国市场上制假售假、仿冒品牌等现象仍然存在,2016年工商总局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8万余件,涉案金额3.5亿元,“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商标监管改革新思路新理念,创新商标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快构建依法合理、科学规范、多元统一、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

  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副司长王海东看来,培育和创造品牌,需要质量、创新、信誉、文化等诸多要素的支撑,其中质量是最为关键的要素,“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和基石,没有质量,品牌就没有了美誉,也就没有了市场”。

  王海东表示,质检总局将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双打”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假冒伪劣行为,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并完善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涵盖26万余家企业,119万余条信用信息的质量信用档案,以诚信立品牌。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1日 07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