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随笔】
作者:袁于飞
近日,有关“一滴血可测癌症”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众多医生和专家纷纷质疑“一滴血测癌”的科学性。最终,连新闻当事人也表示:“一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地讲,应该叫“监测肿瘤”——事实上,“监测”与“检测”虽只一字之差,但在临床上的意义则相去甚远:监测是评估概念,而检测则是诊断概念。
近年来,科学成果因媒体报道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例如2016年底“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就遭遇“反转”,不少肿瘤专家指出“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报道有夸张、失实等硬伤。
细究原因,有些是因为科学家介绍失当,有些则是因为相关媒体的报道不够严谨、不够准确,甚至存在故意夸大的成分。例如,不少媒体上所谓的“世界领先的重大发现”“诺贝尔奖级”成果,实际可能只是科学家在某国际学术期刊上刚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事实上,早有业内专家指出,科学研究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就从事科学研究而言,研究论文被学术杂志接收发表,只意味着对审稿人而言这篇论文描述的实验过程是脉络清晰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还要等待其他科学研究的验证,仅凭一两篇论文就被冠以“重大发现”,甚至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未免有点急功近利,难免要闹笑话。
对科学家来说,在成果介绍时理应将优势、劣势都讲到、讲足。对于媒体而言,首先要坚持客观中立,慎用“诺贝尔奖级”或“世界先进”之类的评语。涉及专业性强的重大成果报道,可借鉴学术界“同行评议”的办法,让专业人士帮忙把关,避免出现事实性的错误。其次,要提高科学素养,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尤其是涉及商业利益时,更应该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那些傍科学概念的“量子矿泉水”“量子面膜”,那些宣称可以根治癌症或糖尿病的“药物”,很可能属于搭车售卖的“伪科学”,报道时要慎之又慎。
大众媒体在科学普及中承担了重要职能,报道科研成果、传播科学精神,既是对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肯定,也在提高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牢记,科学研究是严肃的,科学报道也应该是严谨的,有趣有料、通俗易懂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这不仅是科技报道的底线,也是新闻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