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画院一甲子 用作品致敬历史

2017-05-20 05: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展大观】

  精选展出院藏200余件书画、篆刻、古籍等名家精品——

北京画院一甲子 用作品致敬历史

光明日报记者 荣池

  “有些同志说,画院的名字是否叫民族画、古典画……我看都有缺点……我提出‘北京国画院’应该叫‘北京中国画院’,这是我的意见。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仅是一个提案,如你们不同意,我就改过来。”

  1957年5月14日,在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作长篇讲话,语言风趣不失严谨、谦逊不失态度。“北京中国画院”这个名字也在那一天被敲定。到了1965年,因增设油画、雕塑、版画等专业,“北京中国画院”更名为“北京画院”。

北京画院一甲子 用作品致敬历史

鸡(中国画),徐悲鸿

北京画院一甲子 用作品致敬历史

东风吹遍百花开(中国画),北京中国画院花鸟组 本文配图均由北京画院提供

  六十今朝是,甲子再华年。5月14日,北京画院已在风雨中走过了六十寒暑。记者走进北京画院美术馆,由郭沫若题字的“北京中国画院”牌匾披上了红绸,画院成立典礼的合影照片在聚光灯下分外温暖,200余件讲述宋元至近现代美术历程的展品,无不证明着,这场名为“华彩丹青一甲子”的展览是对画院60年成长记忆的最好致敬。

  前行中的不变追求

  一楼展厅一角,一幅约1.6米高、3米宽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前人头攒动。牡丹、月季和众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卉在工整的笔线造型和艳丽的设色下,以最具热情的姿态绽放着。画面两端斜向伸出的玉兰和梅花用色淡雅,不仅与争奇斗艳的众花拉开了对比,更以其伸展的枝丫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空中动态各异的鸽子。这幅名为《东风吹遍百花开》的作品已经明显有了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但浓郁的欢快氛围仍然轻易穿透精心装裱的画框,扑面而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老一辈画家缺少展示作品的机会,正值此时,北京中国画院的成立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的平台,也让这些有着共同艺术追求的画家们找到了归属。”北京画院美术馆副主任王亚楠谈起画院的历史如数家珍。而这幅由画院花鸟组画家自发合作的《东风吹遍百花开》,既有时代氛围,又传递了画家们在画院成立之初的欢喜和对于中国美术蒸蒸日上的热切希望,如今观之,仿佛与另一个时代隔空对话,令人顿生敬意。

  坚守和创新同样重要。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告诉记者,在追求多元发展的同时,“创作、研究、教学”这个画院成立时便定下的三大功能和理念,在这60年里被一代代北京画院人贯彻始终。

  建院之初,京城画坛巨擘一时云集,留下翰墨无数。其学术团队更是安于寂寞之道,深耕学问。《齐白石研究》《大匠之门》等各类书籍、研究成果和大小展览的请柬设计在展架上如一块块丰碑记录着画院一路走来的坚实步伐。

  此时,一阵相机拍照的咔嚓声将记者的视线引向了不远处墙上的两幅小画。两幅作品都是画松,且画面构图、笔法、形态几乎一样,显然是师徒教学的临摹作品。作品画面简单却生动有趣,学生对老师作品的临摹可谓惟妙惟肖、恭敬有加。其中一幅是当年画院画师马晋在画院进修班上课时的课徒稿,而另一幅临摹品的作者、当时的第一期业余进修班的学生,正是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

  自1958年开办业余进修班起,教学一直是北京画院的重要功能,画院明确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向,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此外,傅抱石的《临渊听泉》等作品的呈现,为观众重现了画家昔日授课或求学时的情景,也展示出画院在教学领域的成就。

  历久弥新的岁月经典

  一个展览,人们最想看的是什么?作品前的观众人数分布一定是最直接的答案。60年典藏积淀,北京画院收有宋元、明清、近现代以及当代作品近8000件。此次展览从中精选出书画、篆刻、古籍等200余件,在美术馆2至4层为观众呈现。这其中既有金城、陈师曾、于非闇等一批“京派”名家之作,又有“海派”巨擘任伯年、吴昌硕之精笔妙墨。既有傅抱石、宋文治等“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创新,又有“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的满纸古意。

  而跟随人流,两件作品最吸引众人眼球。第一件要属《首都之春》。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由古一舟、惠孝同等画家共同完成了这幅46米的长卷中国画。长卷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容纳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它在构图上可以展现空间的多变与时间的流动,从而能更为全面地诠释一个主客观浑融的绘画境界。现场展示的其中20米画幅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工笔精细描绘的天安门、前门、街上各式的车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一步一景,观者渐入画境,游历其间,当时北京的城市建设、市民风貌尽收眼底。

  第二件是齐白石的一组9幅花鸟作品,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齐白石,在勾勒红花墨叶时,笔墨淋漓、挥洒自如,在对小虫等细节处理时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而这些作品的遴选还伴随着一个小插曲。北京画院美术馆副馆长郑智威告诉记者,北京画院常设齐白石陈列展,并分主题推出,在整理作品时发现,1979年为反映齐白石的艺术成就,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16枚,采用齐白石原画设计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入选这套邮票的9件作品就在北京画院收藏。为此,展览现场特别推出了画作与邮票并置展出的环节,为观众赏析白石老人的艺术成就增添了几许趣味。

  除此之外,展览首次系统展出了北京画院收藏的古代作品,《松下抚琴图》《云山林屋图》等作品历久弥新,让观众得以出入古人意境,静品古法妙意。

  为了庆祝北京画院60华诞,多种形式的艺术展览与活动还将在江苏、云南、广西等地陆续展开。这不仅是北京画院创作实力的展示,其意义还在于拉近了首都和南方地区观众的情谊,丰富了各地的城市文化建设。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0日 04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