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老区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

2017-05-23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同舟】

把老区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

——九三学社中央赴陕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作者:杨琴冬子(单位: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三秦大地的热土上,至今还有为数不少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前不久,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率调研组赴陕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从陕北到陕南,从黄土高坡到秦巴山区,调研组翻山越岭、马不停蹄,深入2市3县4村,查看260户建档立卡资料,走访151户贫困群众,同乡村干部4次座谈,面对面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反馈调研情况。8天日程满满当当,昼夜兼程,调研组一路在探索、在思考。

把老区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 

调研组专家向当地群众了解脱贫情况。资料图片

  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老乡,你们现在生活怎么样?”调研组刚下飞机,便驱车沿着延河边蜿蜒陡峭的乡村公路来到延长县黑家堡镇胡家村。一下车,丛斌便与去年刚刚脱贫的村民白延芳拉起家常。

  白延芳把调研组迎进家门。走入干净整洁的庭院,一排具有浓郁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映入眼帘。

  “14年前,我丈夫得了脑梗,仅看病就花了7万多元。我们借钱看病,里里外外就靠我一个人,日子太苦了。”

  “现在我们的日子好得很!你看这窑洞都是去年修过的,窑顶装了PVC板,下雨也不担心渗水了。”

  打开话匣子,白延芳喜滋滋地介绍自己家脱贫的情况:去年,她家种了3亩葡萄、1亩苞谷,收获的时候镇里的帮扶人帮忙找销路,仅葡萄这一项就卖了6000多块。她有时在镇上打些零工,去年一共收入19000多元。

  “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们这些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白延芳说。

  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从“输血”变为“造血”,瞄准病灶,对症施策,是调研组在延长县看到的变化。丛斌说:“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三农’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广大农村发展的科学之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调研组认为,精准扶贫要用好“绣花针”,练好“绣花功”。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区扶贫开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以农业为主的县区。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也可能千差万别。一定要结合当地主要特点,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业、技术、人才、市场、资金帮扶,决不能“千人一面”“百村一策”。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娘,您年纪大了,我们把这捆柴给您送回家吧。”在延安市延川县关庄镇大张村,九三学社中央建设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丁志宏从一户贫困户家中走出来,看见78岁的霍进兰正费力地将捡拾的干柴背回家,赶忙上前帮忙。

  沿着羊肠小道来到半山腰,推开几根木条打造的小木门,枯树下那低矮的两孔窑洞就是霍进兰的家。放眼望去,在每座山峦的向阳处,都星星点点地开着窑洞,蜿蜒的土道连接着淳朴的乡下人家。

  走进屋,坐上土炕,调研组专家与霍大娘聊了起来。

  “我老伴儿去世了,3个儿子1个女儿都在城里工作,工作忙回不来,现在就我自己生活。”霍进兰说,以前年轻的时候,一天忙到晚也吃不上白面馍馍,现在政策好,每个月能领到150元的新农保,另外还有退耕还林的补助,日子很好过了。

  跟过去相比,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依然还有一些群众面临一些特殊困难。77岁老人李树珍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过了,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一定能解决。

  李树珍曾亲自给儿子李乃前带上参军入伍的大红花,后来李乃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李树珍深情地说:“多大的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我们相信共产党!”

  延安革命老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都触动调研组专家的心。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委赵力强感慨地说:“我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老区人民沉甸甸的嘱托。”

  丛斌指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说:“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目的不是‘挑毛病’,而是要帮助当地党委政府发现扶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好。参政党与执政党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角度是多元化的。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多维度地考虑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精准扶贫要补齐健康短板

  “您家都有什么产业?去年收入多少?”“平常看小病一年自己开销多少?大病合作医疗给报多少……”在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村民李荣美家院内,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副巡视员陈克文坐在手工编制的小方凳上,一边问,一边认真做调查记录。

  “我今年57岁,有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关节炎,老婆患有精神病。前年我身体好,家里养了20只鸡,1头猪,卖了7000多块钱,暂时脱贫了。但是今年我身体又不好,没搞养殖,又返贫了。”李荣美说。

  李荣美家那座建于1954年的祖屋早已不堪风雨。2008年地震后,这座老宅成了危房,李荣美一家不敢住在屋子里,就临时在门口搭了个窝棚,一住又是这么多年。

  调研组发现,当地很多家庭成员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病魔就如藤蔓,拴住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脚步。调研组认为,因病致贫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无力负担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则是疾病夺走了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

  调研组发现,目前农村贫困群体大部分为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人口,他们想脱贫但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目前多数扶贫项目为养殖、种植等产业扶贫,大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能独立承担,影响了扶贫项目实施的效果。

  九三学社社员、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景明利建议:“政府要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医疗资源优化、城乡均衡发展、预防和康复等内容。针对严重地方病,对高危、易感人群进行年度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解决因家中主要劳力患病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问题。”

  调研组建议,要系统谋划脱贫攻坚工作,增强扶贫工作可持续性,加大对兜底保障群体的关注,及时追踪他们的生活,增强他们的信心。

  在调研结束前,调研组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反馈了调研情况。丛斌提出,陕西在扶贫政策宣传上要更细致扎实;脱贫攻坚要系统谋划好,稳中推进;加强村级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重视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跳出”扶贫抓扶贫,确保2020年陕西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

  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表示,对九三学社中央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落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3日 15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