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京剧武戏鼓与呼

2017-05-26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见仁见智】

  作者:严佳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5月11日在南京开幕,本届京剧节除了展演30台大戏外,还举办武戏展演,《扈家庄》《收关胜》《朝金顶》《雁荡山》等18个武戏折子戏将一展风采。这是继2004年第四届京剧节设立武戏展演后,又一次全国性的武戏盛会,而且一些久违京剧舞台的剧目经过整理后又重现舞台,让戏迷们大饱眼福。但目前京剧武戏正日益被淡化和边缘化,因此有识之士呼吁,武戏是艺术瑰宝,对京剧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不可或缺,应该加以拯救和保护,让它重新在舞台上焕发活力。

  武戏,是京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半边台。在中国京剧历史上,武戏曾经辉煌过,拥有杨小楼、张世麟、厉慧良、李万春、高盛麟、盖叫天等明星,也诞生了《三岔口》《盗银壶》《挑滑车》等一批经典剧目。而如今,武戏却成了点缀,或是戏中表现打仗场面时简单地刀枪比画几下,或是晚会上翻几串跟头,看似热闹,但只是短暂地瞬间而过,不仅观众看着不过瘾,武戏演员们也多是意犹未尽。

  武戏为何渐行渐远?武戏演员为何无用武之地?究其原因,一是武戏演出剧目少,只是常见的几出,一些传统武戏近年来虽有整理和恢复,但仍因剧情拖沓、节奏慢、动作不够紧凑而无法吸引观众,说明传统武戏要贴近当代观众审美,仍需在编排上下大功夫。二是新时期以来京剧新戏创作鲜有武戏,新时期成功的京剧新戏很多,如《曹操与杨修》《徐九经升官记》《骆驼祥子》《贞观盛事》《成败萧何》等,但纯武戏却很少,文武戏亦不多见,因而武戏演员无用武之地。三是演员练功苦待遇低,武戏演员练功或演出容易受伤,但待遇却较差,好多武戏演员练了一辈子功,却往往只能在台上翻几个跟头,或者跑跑龙套。武戏演员没有没受过伤的,有的甚至还落下残疾。由于没有演出,或者演出非常少,即使再刻苦练习,没有用武之地也不成,毕竟这个行当是有年龄段限制的,是吃青春饭的,于是很多武戏演员改行他就。

  京剧名家裴艳玲即呼吁提高武戏演员的待遇。“武戏演员没有必要非要按照行政机构职务去套,只要自身具备了条件,就应该享受应有的待遇,这样才能留得住人。”一些专家亦提议国家和地方要重视武戏演员的生活境遇,加大对武戏演员的补贴力度,提高他们的保险额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些年,京剧界一直在谈创新,文戏出了不少新作,但武戏的新作很少见。武戏要想发展下去,必须要创新,要有好的剧本,要有好的动作设计。

  究竟是优秀的武生匮乏导致了武戏的缺乏,还是武戏缺失导致优秀武生的匮乏,总之我们有“京剧缺一个角”的遗憾。一台好戏,生旦净末丑不可偏废,只有各显其能,才能精彩纷呈。因此呼吁重视武戏和武戏演员,让京剧艺术全面发展。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6日 12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