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评价标准:“两个是否”对“三个有利于”的新发展

2017-06-02 05:1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吴毅君(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改革全面深化呈现新态势的宏观格局下,提出的关于改革成效评价的重要标准。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谷、党内和国内一些人对改革姓“资”姓“社”产生疑惑等情况,邓小平同志站在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科学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提出了检验中国改革甚至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和理论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利益固化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一重要论断。这不但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而且根据时代的变化,更加注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一个发展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是否”,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一是强调要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强调要站在人民立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坚持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科学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凡是不符合这“两个是否”的改革,都会阻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

  综观我国改革发展史,不难得出一个历史经验:要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改的问题都已经改了,留下来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深化改革必然要涉及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要涉及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必然要涉及千千万万人的直接利益,是中国历史上涉及面最广、受众最多、程度最深、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如果不科学把握规律性、坚定保持连续性、紧密契合时代性、切实增强针对性、时刻体现人民性,就会陷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改革困境,就无法破局开路、攻关拔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是否”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指明了破解改革难题的正确途径与办法。凡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改革举措,就是正确的举措、科学的举措、行之有效的举措,国家就支持,人民就拥护。这就告诉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扭住关键”“突出问题导向”,精准聚焦现阶段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精准对接改革所需、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精准回应群众的强烈诉求和热切期待,才能做到“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轻畸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才能实现各项改革举措有效衔接、耦合互动、协同推进、渐次开花、遍地丰收的总体效果。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2日 11版)

[责任编辑:孙满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