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业设置不能只看市场“冷热”

2017-06-03 04:3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尚琳琳(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过去一段时间曾出现过以市场“冷热”为主要依据进行专业设置来培养人才的思路,短期内这种思路似乎“立竿见影”,长期来看却无异于“缘木求鱼”。时至今日,从国家到社会到高校,都已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从政策乃至现实层面给予了应有的回应与思考。直面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的当下,全面、科学、综合地加以考量,才能将“百年树人”之路走得稳健、扎实。

专业设置不能只看市场“冷热”

新华社发 程硕作

  高校专业设置应立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且有侧重地加以考量。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其中,“主动适应”反映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姿态与站位,但需在全面审视和把握高校自身综合实际的前提下科学理性设置和调整专业,有所侧重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千校一面、片面地迎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盲目重复性设置专业,恐怕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各类高校应着眼自身办学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进行深耕细作,立足优势学科设置专业、面向市场需求优化专业、依据自身特色构建品牌专业,使专业特色更突出,使学科亮点更鲜明,深层次助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与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理念相契合的科学走向。

  高校专业设置应遵循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通过科学且富有远见的考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毕竟专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个合理的专业经过科学的论证之后由相对系统且完备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师资力量、硬件配套等构成。即使社会需求再大,没有相应成熟的学科支撑,高校也无法培养出相应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必须经过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时间的深厚积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眼高手低、功利主义、虑不及远地设置专业是与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既不科学又丧失了其育人的根本。为此,高校专业设置应正确处理现实需要与未来可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专门化与体系化的关系等。在操作层面,不妨改变以往先设置专业后设计课程的做法。在相关联专业中,以新课程设置为先导,紧密关注和综合考量新兴行业和社会发展趋势及就业需求状况,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与师资配套,在条件成熟后再正式设置专业。以高瞻远瞩的态度与视野去谋划高等教育发展大计,这才是教育工作者负责任的举动。

  高校专业设置应满足人才成长和发展实际,并综合且有针对性地考虑各类相关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学的初心就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因此,高校专业设置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不同的专业设置导向。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侧重以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人才培养的延续性,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产出打好基础;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侧重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人才培养的宽口径,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准备;职业技能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侧重以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其中基础专业、长线专业、学科型专业要不断优化与调整专业结构和知识体系,因时而进,培养出能真正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设专业、热门专业、应用型专业应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因时而变,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在高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市场因素是不能回避的、必须考量的,但是我们首先应该回归教育本真,将人才的培养成长作为第一要义,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最终为国家与地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3日 10版)

[责任编辑:孙满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