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统节庆: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2017-06-03 05: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焦点三人谈】

  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杨雪丹

  嘉 宾: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高丙中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教授 范玉刚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萧放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小长假,人们在划龙舟、吃粽子中感受着节日的韵味。作为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对其进行当代重构与创新,如何打造民俗文创产品品牌,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为古老的节日增添新的内涵,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刊特邀请权威专家进行圆桌对话,为民俗文创产品开发建言献策。

传统节庆: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2017中国·桃花潭第四届龙舟赛现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传统节庆: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南京夫子庙会上的特色花灯吸引游客关注。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传统节庆: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合肥社区医生教小朋友做香囊,展示传统习俗,弘扬传统文化。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挖掘民俗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

  ●主持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古老节庆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应如何无缝衔接?

  高丙中: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传统节庆设置所依据的是中国文化特色的阴阳合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美学和科学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中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传统节庆是大众的注意力之所在和活动丰富的时间,对文化创意产品有无尽的需求。

  范玉刚:一定意义上讲,节日带给人们的是兴奋、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对某种价值观的再体认和精神的弘扬。可以说,大众以其节日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以及对某种价值认同的强化。因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在民俗节日文化中体现得最为生动形象。而设计一款传承并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能够融入日常使用的文创产品中,使每一位使用者在使用该产品时,能用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萧放:节日等民俗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或者说它是一种文化底色。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它不断给我们回归传统的机会,通过回归传统来辨识、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人们通过各种文创产品,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递与继承。通过民俗节日饮食,节日仪式、节日文创产品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触摸民俗文化灵魂,回归文化根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民俗创意产品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很多出色的设计案例都是围绕着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去进行产品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2、让民俗文创产品开发融入百姓生活

  ●主持人:目前,民俗文创产品开发依然面临同质化、单一化问题,设计和开发水平依然不高,如何用创意让传统节日“活”起来,让民俗文创产品开发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高丙中:今天的民族传统节日应理解为“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自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不仅把它们当作“传统”加以尊重,还会积极地把它们放置在现代的条件下加以发展。而事实上,民俗文创产品也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在新的舞台上得到更好的开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过元宵节,灯的光源是蜡烛,现在则可以辅以现代的声、光、电手段,这就是时代性。其实,传统的节日习俗可以和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做活民俗文创产品,应多一点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多一点创意,再多一点文化载体的“混搭”,促进民俗文创礼品更加出彩。

  范玉刚:随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全球凸显,文化成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于是我们看到节日经济的火爆,节日俨然成了商家“快意恩仇”的平台,豪华的包装、天价的粽子、高档的烟酒遮蔽了节日本有的精神底蕴和文化价值。其实,全球化语境下,民俗文创产品开发更在于谁更好地传承了文化资源,以及谁经由创意和资本开发得好,最终形成有影响的文化产品满足大众的精神享受。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当下,很多人的消费不断升级,需求从“一次元”已经迈向“二次元”“三次元”,更加注重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这就需要文创产品更加时尚和现代,其中不仅需要有传统民俗的文化因子,更加需要有创意,像荷兰的民俗礼品木鞋,造型可爱,整个样子像一艘小船,不但可以穿,还可以做花瓶;再如故宫最近在网上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不但能够把书画立起来,还能听到当年的琴声,欣赏到当年的舞姿。节日创意产品既需要时尚化的表现形式,也需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底蕴,有地理标志性,有利于张扬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地方和区域形象。

  萧放:当前,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民族传统节日根植于农业社会土壤中,在工业文明与信息化的时代,传统节日已经不是人们生活紧密依赖的时间坐标。与此同时,因为很多民俗都产生于农耕社会,由之而来的很多文创产品都是为了满足当时人的所需。如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改变,有些传统民俗礼品已跟不上人们的需求,很多传统民俗文创产品开发,大多是新瓶装旧酒,在全球化的语境及多样化的文化选择面前,民俗文创产品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主动变革创新。要挖掘民俗中所含有的其他元素,促使民俗文创产品越来越丰富。

  3、节庆文化消费要注重体验性和本土化

  ●主持人:在传承和创新中,节庆文化产品开发和节庆文化消费应秉持怎样的发展方向?

  高丙中:每个节日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诸如综合性的庙会、灯会,单项的舞狮、踩高跷、荡秋千、划龙船、登高等,都可以组合起来在地方上发展。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还可以促进人们的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民俗项目也可以通过创新利用,成为当代公共生活的大事件。在现代世界,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途径。中国其实特别需要在传统中发掘这种项目。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和观赏性。赛龙舟是中国的一个较优的选择。赛龙舟是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所谓“不赛不发”。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能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

  范玉刚:只有在一些特定符号仪式化的真实体验的活动中,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才会对民族节日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觉得意义就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而不是自己作为“看客”欣赏一些仪式化的表演。政府对节日活动安排的引导要注重互动性、体验性和本土化,注重时代性内涵的诉求,谨防仪式的表演化和外在性。

  萧放:在传统社会,人们往往自己制作或在节日庙会中很方便地购买到节日用品。由于近代以来的变化,我们失去了许多节日用品与节日象征物,因此一些节俗也失去了凭借。我们在节日复兴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节日饰物与用品的传承与开发,根据节日活动的需要,为各年龄层次与性别的人提供节日产品服务。目前中国的节日用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与欧美节日市场相比有很大差距。我们中国的产品经营者应该在民族文化产品市场上多动脑筋,用为西方圣诞节提供节日产品的能力为我们设计生产民族节日产品。当然,民俗学者也应该参与其中,帮助商家与产品生产者提升民俗产品理念,创新节日民俗物品的设计。如果有民俗文化工作者、生产者、商家三方通力合作,节日物品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局面,自然,传统节日也就有了传承的物质保障。

  政策链接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在“融入生产生活”部分明确指出:

  ●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

  ●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

  ●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

  ●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

  ●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

  (李慧整理)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3日 12版)

[责任编辑:孙满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