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非遗+文创”热】
“老祖宗的手艺要传,更要创”
——文创让南京非遗实现美丽蝶变
作者:郑晋鸣 徐晓阳
饶有京韵的绒花版“点翠头面”、精致的金陵十二钗云锦玩偶、茶砖堆砌而成的南京城墙……近日,在毛里求斯中国南京文化周文创非遗展上,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让国际友人叹为观止。
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望江南》中描绘的云锦、晚清文人甘熙《白下锁言》中追溯的剪纸、清代文豪曹雪芹笔下的“堆纱花儿”……这些珍贵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创意元素的融入,再度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丝一线织就锦绣金陵
在南京文博文创“大观园”南京云锦博物馆展馆,金陵十二钗云锦玩偶、云锦元素手机吊坠、云锦手包等“吉祥云锦”系列文创展品琳琅满目。前来参观的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周玲玲告诉记者,以前提到云锦,首先想到的就是华贵的服装,而在这里,不仅能够让人了解云锦,还能够将云锦文创产品带回家。
“这两年,云锦文创发展很快,云锦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说,从融合云锦团花图腾元素的包装设计,到云锦布囊替代装扇子的木盒,再到江苏发展大会“锦绣·苏”LOGO,云锦元素成了设计师文创时选择的香饽饽。
云锦版《蒙娜丽莎》在米兰世博会上大放异彩;著名时装设计师劳伦斯·许携手“南京云锦”推出“敦煌时装秀”,惊艳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云锦文创不仅玩起了跨界融合,更将传统与现代交织,把非遗文化带出了国门。
张方林金箔剪纸作品《松鹤延年》 资料图片
一剪一纸舞出盛世秦淮
“以非遗技艺为载体的创新,现在越来越多。南京剪纸元素也被‘嫁接’在枕头、被套、折扇等产品上。”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胡宁告诉记者,“南京老地名”非遗创意剪纸扇,便是非遗与文创嫁接的亮点之作。玄武湖、中山陵、总统府、莫愁湖、秦淮河等南京著名风景及街区老地名,被绘成剪纸纹样的扇面,用全新视觉诠释古都南京的历史沧桑与传奇佳话。
“相比普通剪纸,金箔剪纸更具立体感和实用性,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在甘家大院,南京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方林告诉记者,传承非遗,不仅在于手艺传承,还需注重技艺创新。他将金箔、剪纸两大国家级非遗相结合,并运用“斗香花”剪纸法,首创金箔剪纸。他的文创产品《九鱼福》将9条鱼藏在“福”字的笔画中,很是吉祥,剪纸工艺性与实用性都很强。
一绒一花点缀荣华古都
在甘家大院绒花坊内,熠熠生辉的“点翠头面”、以假乱真的书法、萌态百出的圣诞老人等,让不少市民流连驻足。
“老祖宗的手艺要传,更要创。我就想做别人没见过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凭着这种创新胆大的劲儿,让绒花技艺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文创传承新路子。
“吉祥云锦”笔记本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晓阳摄/光明图片
赵树宪说,每年突破一点、创新一点,才能促成南京绒花的“花开不败”。从最初作为表现传统艺术的家庭挂饰,到创新制成京剧中的经典绒花“点翠头面”,再到如今国际一线品牌的橱窗展示饰品,南京绒花因非遗技艺与创意设计的结合而散发出独有的韵味。
“非遗不能只做‘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要让技艺传承发展,除了专心做手艺,还需要与现代创意设计融合,以时尚美观又不失实用性的作品,走进生活、贴近公众。”胡宁说,创意设计让南京非遗实现美丽蝶变,让传承“金陵匠心”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