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善用社会力量促进古籍修复

2017-06-19 04: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陈慧娟

  古籍修复是一个需要匠心和情怀的行当。在修复需求巨大而急迫的当下,更应该善待每一份情怀,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让古籍得到更多保护,也让古籍保护走进更多百姓生活。

  去年,一部爆红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一直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带入了大众视野。近日,江苏扬州大学的一个拍摄团队将镜头对准文物修复的一个分支——古籍修复,拍摄了纪录片《我在扬大修古籍》。片中主角的一句“我带了800位实习生,但最后没有一人成为古籍修复师”让人们再度关注古籍修复的人才缺失问题。

  待修复的古籍数量浩大,而修复人员数量与修复速度跟不上,是一个长期矛盾。自“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从不到百人增长到了千人,但与数以千万计的待修复古籍相比,仍是不足的。当前,虽然需要修复的图书卷帙浩繁,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局等相关单位的编制有限,能分配到古籍修复岗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古籍修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无法接触到古籍,即使学习了也毫无用武之地。

  然而,即使成为在编人员,薪资水平也没有太多吸引力,“临时工”更是难以维持生计。此外,修复人员作为技术人员,工作前景受到局限,也导致不少人才望而却步。

  另一个矛盾在于培养结构和实际需求脱节。古籍修复虽然可以看作一门技艺,但需要文学、目录学,乃至材料、化学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对文化水平要求较高。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等对于古籍修复工作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也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此专业的学历教育却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这就使得文博机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具有一些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又无用武之地。

  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对古籍的喜爱、重视程度越来越强。有古籍修复业务能力的公司不断增多,甚至可以成立个人工作室对私人藏书进行修复。需求增多,供给也在增多,且日趋合理:不仅更多的高职专科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而且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还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2014年以来,国家古籍中心还成立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甘肃省文物保护中心等12家人才培训基地,可以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为地方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机会,同时国家图书馆等还每年定期面向社会开办培训班,让爱好者有机会走进这个略显神秘的领域。

  针对专业人士不足、许多珍贵古籍无法得到及时修复的问题,重视古籍修复工作,加大投入,提高从业人员待遇、职业荣誉感,转变人才培养方式都是根本之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下能够立即发挥作用的,就是接受过培训的社会力量。据笔者所见,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大多是怀着对于古籍的热爱之情,有意愿为古籍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接受一两百课时的学习并不能马上成为专业的修复师,但这些具有基础知识的学员经过考核,完全可以成为志愿者,分担专业要求不高但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比如古籍登记、录入、函套制作等事务。毕竟,经过培训却没有用武之地,对于热爱古籍的人来说是一个遗憾,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此外,选择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外包也不失为利用社会力量的良策。

  科技的进步,比如纸张酸度计、纸浆补洞机等的应用,为古籍修复工作提供了不少帮助,但远远不能代替人的工作。古籍修复是一个需要匠心和情怀的行当。在修复需求巨大而急迫的当下,更应该善待每一份情怀,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让古籍得到更多保护,也让古籍保护走进更多百姓生活。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9日 02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