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遗加入直播 破除传播局限

2017-06-24 02: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化评析】  

  作者:朱昌俊

  近日,某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播”,开启了“直播+非遗+电商”模式的探索。在此次非遗直播中,“玉雕”“古法制香”等10余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吸引了超过700万网友围观,并为手艺人带来百万元的订单收入。

  在“互联网+”的时代,一个领域“触网”、搭上互联网快车,已经不是要与不要的问题,而是快与慢的问题。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成功的“触网”例子有很多,比如走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此次非遗与网络直播平台的合作,可谓又一新例。

  酒香还怕巷子深。绝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与当今社会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取向存在先天隔阂。非遗如果不拉近与主流社会的距离,不仅自身的文化价值无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且还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因此,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传播优势,让非遗进入大众视野,很有必要。网络直播就是不错的尝试。

  非遗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按照传统方式做推广,不仅成本高,效果也不好。而互联网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给非遗提供一个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展示舞台。这些年,一些非遗项目衍生出的产品依托电商销售,也是遵循这一逻辑。这次非遗直播吸引700万网友、带来百万元收入,“触网”的效果充分展现。这说明,非遗及其产品并不缺乏受众和市场,关键在于打破传播介质的障碍。

  除了增加非遗的曝光度,网络推介和传播更大的隐形好处表现在,提升了非遗保护的自信。确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年偏安一隅,渐渐变成“落后”“古板”的代名词,不仅难以获得外界关注和认同,而且也影响到传承者的自信。长此以往,文化遗产的萎缩和式微就很难避免。而传播介质转换之后,非遗就能在主流的传播渠道占有一席之地,经受大众文化和眼光的“检验”,既可以拉近传承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也能给传承者带来更多的自信与动力。

  传统文化要不要“触网”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融合。比如,非遗的网络直播要把握好边界,娱乐元素的添加要考虑到是否与非遗项目的形象和定位契合,不能“喧宾夺主”。过去,一些传统文化项目“触网”,名为创新,实为恶搞、低俗,伤及文化本身。

  当然,传播推广路径的优化只是扩大了外界了解非遗文化的窗口,并不能代替非遗项目自身的与时俱进和自我改良。让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同非遗文化,破除传播方式局限与文化本身的创新缺一不可。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4日 02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