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知名专家:50年后人工智能可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

2017-07-01 05:0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年后人工智能可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

——世界知名专家的预言和见解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王子墨 刘坤

  德国工程院院士伊夫卡·澳夫查洛娃:

  中国的人工智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中国的人工智能以及中国智能制造2025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基础设施都有大规模的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月29日,德国工程院院士伊夫卡·澳夫查洛娃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世界知名专家:50年后人工智能可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

天津,世界智能科技展上,参观者体验智能科技的魅力。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据她介绍,德国与中国已签订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协议,而中德之间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是通过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更加聪明,更重要的是一起探索如何建立起机器和人脑之间的互动界面,让未来的人工智能和人脑进行沟通。

  伊夫卡·澳夫查洛娃表示,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多的新技术,但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对商业模式给予更多的关注,数字化商业模式将创造更多价值。工业时代的生产流程更多的是一种集中化、定制化的形式,未来的生产应该是分布式的生产过程,在生产流程过程中能够实时提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创造价值,然后实时对生产过程进行个性化的修正。人工智能的目的不仅是改变生产过程,而且是为了让整个世界更加智能、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世界知名专家:50年后人工智能可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

  德国工程院院士伊夫卡·澳夫查洛娃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光明网记者 肖春芳 摄

  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超级智能”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很多人谈到人工智能时会感到担忧,甚至有专家形容“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对此,国际知名大数据专家、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则认为,超级智能并不是人类的威胁,而是一个机遇。

  在他看来,将人工智能称为“超级智能”会更加合适,让人不觉得这会是人与机器的战争,而是说人和机器可以一起来工作,达成相互理解。超级智能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机会,给了人类选择的自由,使人们可以自由抉择什么样的决定由人来做,什么样的决定让机器来帮大家做。这种自由的选择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力量。

  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智能的本质》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

  中国将成为全方位的领导者和发明者

  光明日报记者 王子墨 刘坤

  “每次提到‘智能’这个词,很多人就开始紧张,其实我们可以干脆把人工智能视为一款新的软件。”皮埃罗·斯加鲁菲说,这款新的软件只是能够完成新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度要比移动互联网等其他技术低很多。手机能够掌握人们平时买什么东西、去哪里旅游等信息,相比而言,今天的人工智能并不值得那么担心。我们应该更加担心的是生物技术等一些现有技术,关心是否有办法控制这么多的新技术。

  皮埃罗·斯加鲁菲肯定了中国有些创新是走在前列的,微信、支付宝等,都比国外同类产品的体验更好。假以时日,中国将成为一个全方位的领导者与发明者。他认为,关键在于中国的企业和科研人员要敢于冒险,不惧失败。中国是有这样的文化基因的,“把时间倒推一千年,那是中国的宋朝,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几乎都是中国人创造的,中国一千年前就有了中国的‘硅谷’,我们在今天也看到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世界知名专家:50年后人工智能可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

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皮埃罗·斯加鲁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光明网记者 肖春芳 摄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波斯特洛姆:

  人工智能已进入超快发展的跨越阶段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人工智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还需要多少年呢?对于这个问题,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波斯特洛姆认为:“这个期限可能会是50年。”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最初艰难的萌芽阶段,进入了“超快发展的跨越阶段”。当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时,就不仅仅是像现在这样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产品设计,让一些企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是会出现根本性的变革。从现在就应该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政策、伦理问题,例如不应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军事竞争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知识社会局局长英德拉吉特·班纳吉:

  定制化将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我们要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知识社会。”英德拉吉特·班纳吉说。有了人工智能,定制化学习将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可以给残疾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辅助性技术工具。从这个方面来讲,人工智能会非常有用。

  “有时候我们可能过于强调技术,而忽略了技术怎样惠及于整个人类。”英德拉吉特·班纳吉说,如果我们只是盲目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就会发现它存在很多风险和危险。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其能为发展带来好处。中国用创新技术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关于机器人权利的共识和人类智能的共识。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1日 08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