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过得安心,在外的崽女也放心”

2017-07-11 06:1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民生中的民声】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6月30日,80岁的李金梅和“在家”同住的10余位老人一起在食堂吃罢早餐,又到文娱室看了一段折子戏,然后来到读书室,在阅读中享受安宁祥和的上午时光。“我初中都没毕业,不过蛮喜欢看书。”她微笑着对来访的记者说。

  李金梅的老伴儿已去世,儿女在外工作,她在村里留守。“在城里住不惯,还是这里好。我们过得安心,在外的崽女也放心。”她说。

  这里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下田村颐养之家。一幢两层的小楼,一楼是文娱室、读书室、食堂和下田村农村志愿者协会的办公室,二楼是三人间的居室。食堂的墙面上,悬挂着颐养之家的各种管理制度,食谱和财务开支明细。楼外院子一角,是各种健身器材,院墙上画着乡土风的彩画,写着“尊老为德,敬老为善”。

  2016年底,以充分调研、试点为基础,新余市在全市农村全面展开了“党建+颐养之家”的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留守老人和独居老人逐年增多,目前新余市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4万多人,解决留守、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新余市委书记蒋斌说,“推进颐养之家建设,是加强乡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需要,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按照“市县指导、乡镇领导、村级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和“项目化抓手、标准化实施、一体化推进、社会化运作、惠民化目标”的基本原则,新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运用农村各种资源,并采取“市、县区、乡财政支持一点,村级组织配套一点,入家老人自缴一点,社会公益捐赠一点”筹集经费的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颐养之家,为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娱乐休闲等服务,实现老人开心、子女安心、各级组织放心。

  “颐养之家建设中,党组织不搞大包大揽,而是组织引导推动;不搞贪大求全,而是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因人制宜、因陋就简;不搞强求和摊派,而是自愿入退,切实做到勤俭办家、持续运行。”分宜县委书记李逸翔说。

  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园下村颐养之家在筹建前,村党组织就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上门询问等方式,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村党总支书记吴茂生说:“我们还号召村干部、老党员积极参与颐养之家管理,有3名老党员加入了颐养之家的管理队伍,义务担任采购员、管理员。”

  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青年志愿者,纷纷给颐养之家捐款捐物,开展义务劳动、义务演出,陪老人聊家常,把温暖送到老人心坎里。

  “从前自己一个人住,捂次饭(做次饭)吃得一两天,屋门都少出。现在餐餐都能吃上热菜热汤,还有蛮多人在一起哇事打讲(聊天),过得不晓得几(多)好。政府做了个大善事!”分宜县凤阳镇大路边村颐养之家里,79岁的老人袁桂英乡音浓厚。镇党委书记黄华斌说,颐养之家的建设,是一块检验村两委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试金石;是一座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是一个凝聚智慧和美德的聚宝盆;是一片人人向善、人人参与的爱心海;是一条需要长远规划、用心经营、脚踏实地的长征路。

  “目前,新余全市所有409个行政村已实现了颐养之家全覆盖,共建成471个点,共有入家老人6000多人。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服务内容、场所建设和服务对象等方面,争取探索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蒋斌说。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1日 07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