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6月20日,“如梦江南”——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首届非遗传承人学历教育班毕业作品展,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举办。这批四五十岁的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来到北京举办毕业设计展览。他们的作品,一改之前偏向传统、守旧的风格,充满设计感,赢得了专家和观众们的高度评价。
这是全国第一家举办非遗传承人学历教育的高职院校,就在学历教育班举行毕业展览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文物修复与保护骨干教师师资班在苏州工艺美院开班。“这个行业不差文博专业的博士、硕士,缺的是既能传承绝技绝活,又能进行创新实践的高技能高素质工艺人才。”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告诉记者,高职院校与非遗传承之间的“缘分”,就在于此。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非遗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传承人才链“断档”等困境。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要“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多家苏南高职院校,依托自身的传统学科优势,探索非遗传承的多种可能性,“院校传承”正日益成为苏南地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模式。
苏绣(清明上河图局部) 资料照片
1.绝技绝活进校园,破解“后继无人”困境
“这是华天骅带着‘泥人班’学生共同设计的惠山泥人‘一手罗汉’,可放在手中把玩。”来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非遗研究基地负责人冯颀军告诉记者,作为惠山泥人的90后传承人,华天骅跟学生们擦出了“火花”。考虑到惠山泥人功能性不强,他们设计了这款以惠山泥人元素和工艺为基础,以紫砂材质、手中把玩为特色的产品。目前正在探索对该作品的商业开发。
无锡惠山泥人作品 王思哲摄/光明图片
2016年4月,为破解惠山泥人“后继无人”困境,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惠山泥人现代学徒制班正式成立。高校办泥人班,到底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教育部没有与惠山泥人相对应的专业,学生如何获得官方认可的毕业证?无锡商职院院长杨建新告诉记者,没有泥人专业,就“借”专业,学校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选拔招收学徒,将惠山泥人技艺作为专业课“嵌入”该专业课程体系。以数万字惠山泥人文字资料为基础,开发《惠山泥人》《非遗专题设计》和《旅游工艺品设计》三门校本课程;聘请喻湘涟及其外孙、惠山泥人第五代传人华天骅任授课教师,并挑选2名教师进行“专业转向”培训,承担相应课程教学。
苏南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瞄准”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今年4月,苏州工艺美院刺绣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冯雨老师拜著名丝绸专家、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为师,在苏州非遗界传为佳话。冯雨从事织绣艺术研究与教学近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听了钱小萍的讲座后,就喜欢上了宋锦。钱小萍说,前几年她已经收了关门弟子,但是因为苏州工艺美院需要培养宋锦新传人,冯雨有美术功底、艺术细胞、领悟能力,还对与宋锦织造有紧密联系的纤维艺术有很好的研究素养,她“愿意破例,再‘开门’收一名徒弟”。
“由于技艺的养成期较长,传承人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有些门类的传统工艺在社会上传承比较困难。而这样的压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讲很小,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又没有生存压力,可以静下心来研究、学习,这不失为非遗传承的一种新模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范卫东告诉记者。
如今,苏州工艺美院创立了苏绣、漆艺、陶瓷等十余个校内大师工作室,建成18个传统工艺师资团队,形成了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定向招生、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方式,为绝技绝活代际传承夯实了基础。
2.“研培计划”惠及全国传人,提升发展后劲
“我读书少,不太会说话。”“我没文化,说得不好。”在记者采访时,常碰到有些非遗传承人因文化程度不高而显得腼腆、不自信。这些情景,赵罡也多次遇到。“在当代,一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除了要掌握精湛的技艺、拥有纯良的品性外,开阔的眼界、自信的谈吐以及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度认知和审美能力,对于保护、传承和振兴非遗也同样重要。”赵罡说。
2013年,作为江苏省科技镇长团选派对象,赵罡被派驻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挂职任党委副书记。光福镇因玉雕、核雕、红木雕和佛雕这四大雕刻工艺闻名遐迩,是“中国工艺雕刻之乡”。调研中,赵罡发现,当地非遗传承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手工作坊的主要业务还是代加工生产。“这不是一种良性发展模式,传统工艺的发展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发展。”赵罡说。
从组织面向传承人的普及性讲座——“光福工艺美术大讲坛”起步,苏州工艺美院帮助传承人搭建各种学习平台。而在此过程中,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苏州的传承人接触非学历教育性质的行业培训的机会并不少,但他们真正缺乏的是学历教育所提供的系统性教学和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传承人从师傅、专家、同行以及自修等各个渠道获取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一直处于零散的储备状态,没能经过体系化的梳理,这种局限使他们在个体技艺的拓展和提升方面显得比较盲目。另一方面,没有“一纸文凭”让传承人在职称评定或参与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时有了“路障”,这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
为帮助传承人找回自信、提升发展后劲,2015年3月,在江苏省文化厅、教育厅的促成下,苏州工艺美院2.5年制传承人学历教育班正式开班,全班58人,来自江苏各地,年龄跨度从20岁到50岁。1986年出生的苏州镇湖绣娘汤晓红是学历班一名年轻的学生,因为父亲去世得早,母亲用一根绣花针把她和弟弟养大。她跟着前辈学习刺绣。“学了十几年,当自己想要创作有独立思想的作品时,就会感觉到后劲不足,设计、审美能力不够,特别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汤晓红的困惑,很多绣娘都有。
汤晓红对第一节素描课记忆犹新。“季正雄老师带领我们到校园里去画风景,当时正好是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校园里一片姹紫嫣红,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观赏并画下了玉兰花、山茶花等春季美景,从未如此用心过。”汤晓红说,感觉学习素描特别有用,这是进行设计的基础。两年半时间,汤晓红和她的同学共学习了20多门课程,包括素描、色彩、电脑设计、艺术史等。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房志达在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王思哲摄/光明图片
学员既是学历班的学生,又是学校的实训教师,这是苏州工艺美院传承人学历班最大的特色。2016年9月,苏州工艺美院面向全省招收五年制初中毕业生,组成苏州刺绣班、光福雕刻班,汤晓红应邀教授刺绣班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学生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汤晓红就手把手示范,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个举措,为学校解决了实训师资问题,传统工艺技法课有人上了,对非遗传承人来说,不但提升了学历和传承能力,同时他们也把技艺传授给在校大学生,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赵罡告诉记者。
苏州工艺美院党委书记孙丽华透露,作为文化部首批18所“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试点高校之一,苏州工艺美院自2015年以来已面向全国非遗传承人开展了12期“研培项目”。在研培过程中,学校除了整合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具有“田野经验”的专家授课,利用江南地区丰富的博物馆、分类展馆资源开展观摩课程外,还十分注重传承人在产业发展上的交流,比如以苏绣市场发展为范例,助推苗绣的产业链构建,以此提升传承人的艺术素养和市场营销能力。
3.唤醒非遗市场价值,积极融入现代生活
7月18日,记者走进苏州工艺美院桃花坞木刻年画工作室,年过八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房志达带着孙一波、王静宇、伏祥鹏等四五位传人,正在研究新开发的一幅作品。这是根据腾讯游戏《天涯明月刀》的海报,与腾讯游戏合作开发的《唯我国风》桃花坞木刻年画。“这款游戏把桃花坞发展历史、代表人物融入了游戏情节中。”孙一波说。
“年画越大越难印,这款年画要在七月底之前赶制出来,工艺上需要再推敲一下。”进入大暑,苏州连续十几天高温,房志达却每天早早地来到工作室,和年轻的传承人一起研究新作。房师傅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是非遗与时代需要格格不入。“非遗的生命在于生活。跟上时代的审美,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
桃花坞木刻年画 资料照片
房志达的忧思,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苏南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方向。采访中,多家高职院校表示,学校不能仅仅做非遗的保护地,还应推动传统工艺“立体化”传承,依托学校研究、设计的学科优势,找准非遗传承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唤醒古老非遗的市场价值,全面融入当代人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应用中得到传承。
将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秀元素,融入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去,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是非遗项目融入性保护的典型案例,而且已成为苏州十一大非遗门类的保护“样本”。为抢救保护濒危的桃花坞木刻技艺,2001年,苏州工艺美院在全国率先尝试引企入校,主动引入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随后,成立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长期聘用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江苏省级传承人叶宝芬组建“大师工作室”,并每两年挑选4名学生,组成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十多年来共培养了25名新传人。
桃花坞木刻年画 资料照片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长华黎静告诉记者,研修班采取学院式教育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院教育把非遗元素融入广告设计、陶艺、服装设计、装饰艺术等多个专业中,在教学中研发的创意,又回到年画社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培养的新一代传承人,是集刻、印、绘、创于一体的人才,这是一种传承的新模式。”华黎静说,自2002年10月起,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年画为题材,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载体,系统开发了文化衫、瓷器等几十种相关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年画社目前是企业运行模式。国家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越来越重视,但非遗项目不能光靠补贴活着,应更多地走进大众视野,进行市场化探索,在生产、销售、流通中实现保护。”
2011年,苏州工艺美院“牵手”贵州雷山县政府,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职业教育扶贫新机制,共建“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中心”和“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同时为贵州开展培训40多期、1.8万人次受益,为当地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研创领军人才。依托中心,学校还根据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师生团队设计研发苗族文化创意产品,目前共为雷山苗族银饰、刺绣设计出创意产品800余件(套),获800余项著作权和专利,助推创造产值5亿元。如今,雷山研创中心已经在文化部非遗司支持下,与贵州省文化厅共建为“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创意贵州”项目得以在苏州工艺美院全面持续地开展,“雷山模式”已向中西部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