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采风:善从生活的河里舀水

2017-07-29 04: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热词看变化

  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当作曲家叶小钢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晨曦中,为新作《草原之歌》写下最后一个音符;雪域高原上的画家韩书力,则在与藏族唐卡画家为一个构图的细节讨论得热火朝天。“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一声号角,几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服务人民的意识不断增强,浮躁的风气明显改观。

  日前,包头交响乐团委约叶小钢新作品《草原之歌》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看到观众脸上沉醉的笑容,叶小钢稍感宽慰。两年间,他数次深入内蒙古草原。“蒙古族长调、萨满吟诵调,这些民间的音调,在现成的资料里面都有。但只有你身临其地,听当地人在生活中歌唱,你才能触摸到音乐活的灵魂。”叶小钢的话,点出了文艺创作中采风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敏感的音乐工作者,要在采风的路上捕捉活的素材。多年来,他三进南京,谱写《和平祭》;五进西藏,创作《喜马拉雅之光》。陕西、四川、浙江、福建……叶小钢的身影穿梭在祖国的大地上,他用交响乐讲述的中国故事,正在继续。

  在西藏工作、生活了40多年,韩书力的足迹遍布西藏70多个县。仅在日喀则一地,他就先后93次深入边寨、农牧民家庭和寺院禅房。“这么多年,我们到乡村去画画,藏族同胞常常把太阳晒暖和的石头让给我们坐,把家里相对舒服暖和的地方让给我们住。”韩书力说。在人们的认识中,西藏唐卡往往以佛像为主。2012年西藏自治区启动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重大题材百幅唐卡工程”,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观念。作为该工程的主要负责人,5年来,韩书力和当地唐卡画家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思索,坚守“唯唐、唯新、唯美”的尺度,许多优秀作品既坚持了唐卡的特色风格,又在内容、手法、形式、材质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今年7月至9月,由中国作协组织的“迎接党的十九大暨纪念建军九十周年”主题采访团,先后赴人民军队初创时期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故地,亲身体验人民军队创立与建设的艰苦历程,感受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发生的巨大变化。采访团成员李美皆等人认为,革命前辈为信仰奉献生命、血汗的革命精神激励作家们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书写出精品力作。

  自2014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深入基层,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成为常态,服务基层群众更加自觉主动。

  “艺术创作要善于从生活的长河中舀取属于自己的那一勺水。”韩书力说。“真诚是采风的底色。人或许可以伪装真诚,但是音乐不能伪装,一听便知。”如今,带着真诚的叶小钢,又前往西藏,踏上了新的采风之路。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9日 04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