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什么激励你,我的科研

2017-08-05 03:2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对论】   

  编者按 日前,一则四川农业大学千万元重奖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论文的消息,让学界和公众再度将目光聚焦于科研与奖励这一话题。热烈的讨论在媒体上不断发酵,对科研成果,我们应该怎样评判、到底应不应该奖励、应该怎样奖励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其实质是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又一次审视与思考。本期,我们共同关注——

用什么激励你,我的科研

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实验室内,学生们在上实验课。新华社记者 郭晨摄

  成果与奖励从三个角度审视

  作者:李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重奖论文”相关报道一度成了新闻头条,激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相关的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钱奖励并不能真正激励科研活动,应当取消;另一种观点认为,金钱奖励可提升高校的科研实力,不仅不应取消,而且还应加大力度;第三种观点一方面对这一政策原则上持否定态度,同时也能理解目前一些国家的大学用现金奖励论文发表的具体原因。

  对此,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调查研究,他们不仅需要调查现金奖励与科研成果发表之间的相关性,还需要研究现金奖励对大学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文化形象的影响,相关的研究至少应该包含下列三个视角。

  其一,文化场域的视角。新制度主义理论者把大学视为文化场域,就是说,大学对文化资源感兴趣,包括正当性、声誉、地位、信任、信心和尊重等文化资源。有学者说,“声誉对于大学,就如同利润对于公司一样重要”,这点明了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也间接地说明大学影响环境的方式。可以设想,如果大学及其教师对文化资源没兴趣,只对知识的商品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感兴趣,大学的文化场域属性就会弱化,大学用于影响社会环境的文化资源就会减少。因此,用金钱激励论文发表,它虽然可以增加大学科研产出量,提升大学的排名,但客观上也会侵蚀大学的文化资源,对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产生某种难以言喻的不利的影响。

  其二,生产评价的视角。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由于大学的生产功能不易测量,因此对大学进行评价是困难的。对此,我国大学似乎并不认同,而是选择性地偏向了新自由主义的一个信念,即出于比较和竞争的目的,所有的活动和物品都能够且应该测量。这一断言可以从大学内部高度等级化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模式中得到印证,其中,比较、竞争和奖罚是核心要素。然而,由于大学的生产具有不易评价的特点,不当的评价、比较和奖励不仅不会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对组织认同和士气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三,学术共同体的视角。面对现金奖励论文发表的政策,目前国际学界总体上持反对态度。除利益冲突因素的考量外,《自然》杂志曾列举出下列反对的理由:以特定期刊为目标的现金奖励,很可能加剧科学界的腐败倾向;当作者的署名影响经济收入的时候,相关的争论会更有恶意;需要用钱的科研工作者,会更愿意用来钱快的成果替换更有意义的成果;用钱度量科学的科学工作者,更可能抄袭或伪造数据。南非的一项相关研究指出,现金奖励论文发表是一种寻租,它提升了南非高校的论文发表量和人均发表量,但并没有改变论文的质量。

  应该说,在推动科研成果发表的过程中,大学的现金奖励政策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应该重新审视这一政策,结合“双一流”建设,把政策的改进、高校的软实力建设和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双一流”建设的大学为例,这些大学不仅需要提升可计量的教学科研成果,而且也需要不断地改进成果生产的方式,以此赢得更多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发挥文化场域和社会机构的影响力。同时,大学还应该简化内部名目繁多的绩效考评和现金奖励,并把它们系统地纳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包括教师的招聘告示、聘用合同、岗位职责描述、薪酬标准、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等结构化的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聘用合同约定彼此的权责,增强平等的民事关系属性,淡化行政管理关系属性,切实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认同感和主人翁的精神。

用什么激励你,我的科研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十届高级人才洽谈会暨科研人才专场招聘会,吸引180多家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校前来,共提供职位3500余个。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重视奖励的导向作用

  作者:荆涛(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

  论文奖励是科技评价的重要组成和体现。科技评价不仅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且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高等学校办学行为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是一个“指挥棒”。分析论文重奖问题,应从其产生的导向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值得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高水平科研论文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体现。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科研水平的体现,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检验、传播、交流等,有利于推进科研成果的交叉融合和应用转化,同时有利于提升科研人员和相关团队研究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论文仅是科技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活动从基础研究到推广应用中的一个相对早期的环节。大量论文仍需实践检验,到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仍有相当的距离。尽管论文自身的评价容易量化、容易考核,但过于突出对论文的奖励力度,容易形成以“论文”为科研工作终极目的的导向。过于追踪热点发表论文,而轻视转化应用,过于看重甚至神化国际顶级期刊在科技评价和奖励中的作用,不利于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

  所以,应从科技分类评价的整体审视论文奖励。科技创新活动有其内在不同的分类和阶段,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应该根据不同分类建立科研分类评价体系,尽量避免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例如,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软科学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服务决策需求,形成战略研究报告,支撑思想库智囊团建设为重点等。

用什么激励你,我的科研

  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实验室,一名科研人员正在准备生物炭和凹土的混合材料,为实验做准备。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减少“误解”的有效举措

  作者:杜宝贵(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作为“NSC大本营”(《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级自然科学期刊)的重要国际学术期刊,《Cell》近日又添一篇来自中国四川农业大学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本来,面对这样的学术成就,公众更应聚焦于其意义和价值的讨论,但大家的注意力却被转移到了有关巨额科研奖励的多寡与是非上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次公众的讨论,客观上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工作中逐步澄清对科研过程的诸多“误解”。

  首先,对科研本身存在的“误解”。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探求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任何科研的“结果”都是开启新的科研“过程”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科研过程远比科研结果重要。因此,我们应更重视科研“过程”,而不应将注意力仅仅局限于科研“成果”上。只有如此,才更能激发科学家探索客观规律的激情,才能走出以往只评价“结果”不讨论“过程”的误区。

  其次,对科研经费的“误解”。科研经费是为推进科研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大科学时代中的基础类研究,科研经费投入是巨量的、刚性的、持续的。科研经费一般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类费用,前者如设备费、材料费、会议费等;后者如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以及绩效支出等。因此,科研经费的核心要义是科研活动中必须支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这些科研过程成本构成了社会成本的一部分,“科研经费”不能直接等同于“科研奖励”,为推动科技发展而付出劳动的科研工作者,获得的科研绩效即体现了社会对其的补偿或回报。

  再次,对科研活动主体的“误解”。作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科研活动既有基于个体兴趣的“单打独斗”式个体,更有基于组织战略发展的“集团作战”式团队。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看,基于团队的科研组织形式已成为破解复杂问题的首选模式,小到企业级的科技研发组织,大到政府层面的国家科技战略层面均是如此。其中,领军人物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为他们具备科研视野的前瞻性、工作态度的执着性以及组织发展的先导性等诸多精神气质。所以,他们的价值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如此,领军人物的核心价值与团队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催生奋斗气势,才能激发科研的持续动力。

  最后,对科研成果的“误解”。一般来说,科研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现为新发现、新学说的基础类理论成果,其载体形式一般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或发明专利等;二是表现为新材料、新工艺等应用型科技成果,载体通常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等;三是表现为教育教学或科技管理中所取得的一般性的理论、方法等软科学成果,载体通常为研究报告或政策文本等。由此可见,不同的科研领域有不同的成果表现形式和载体,或是理论性的或是实践性的;或是“硬”的或是“软”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不能简单地以载体形式为唯一的价值衡量标准。

  应该说,大家对这次重奖事件表现出的关注与争论,充分反映了公众对关涉民生的重大科研成果的热情期待与深切关注,但同时暴露出的对科研活动及其规律认识存在的偏差,将是我们未来逐步提升科学素养可以考虑的切入点。

  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如何建立

  作者:梁齐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而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则是关键环节。

  针对大学作为学术创新组织的特性,上海交通大学明确了政策导向,从2007年开始,停止对教师发表SCI论文的奖励政策,淡化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性考核,全面引入同行专家评价制度,逐步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在科研评价中突出水平与贡献,打破科研奖励“数豆豆”的弊病,由重数量指标向重质量水平转变,推动科研创新由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转变,积极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潜心前沿领域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学校17个学科位居ESI学科全球前1%;4个学科跻身全球前千分之一行列;工程学首次实现万分之一学科突破,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一。截至2016年,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已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

  按照“多元评价、多维发展”的要求,学校2010年启动分类发展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把考核评价机制作为改革重点环节,针对不同学科类型、岗位类型和人才成长阶段,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以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以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为核心的专职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以实践操作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机制,设计更具发展性的人才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院为主体,尊重学科差异,突出院系在教师科研考核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以水平和贡献为标准的、动态平衡的薪酬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多维发展”成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常态,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创新活力,将创新潜能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民族复兴、造福人类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参考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率先开展了长聘教职体系改革,在提高要求、严把遴选标准的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宽松有力的发展环境,允许获得长聘教职的教师合同签订至法定退休年龄,并辅以稳定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为教师提供职业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教师由于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科研工作的短期行为;以信任、尊重和依靠人才为基础,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大学文化,引导和支持教师积极进取,鼓励探索,鼓励超越,倡导“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聚焦制度激励,把考核评价机制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重点突破环节。从实践效果来看,能够发挥出评价激励制度的“指挥棒”作用,突破了僵化单一的量化指标考核的弊病,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5日 07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