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消费故事”:期盼更多惊喜 更少惊诧

2017-08-15 05: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财经论语】

  新闻观察员 张翼

  因为家人工作安排的原因,不得不在8月份的暑期凑热闹,带薪休假去外地旅游。短短几天,有惊喜,有惊诧,还有一点小小的“惊吓”。

  先说“惊喜”,朋友推荐的辽宁东戴河,网上名气并不是很大,到达后却发现,别小看了这个县里的新开发区,有海景酒店、度假酒店,有成熟的居民社区,有针对不同消费阶层的两条美食街。酒店阳台上看海;庭院里是大片的绿草和高大树木;梅花鹿、大白鹅在小院子漫步;池塘里荷花盛开;露天温泉泳池里人们在戏水,小火车载着一大群欢快的孩子和老人在仿欧式的小镇环游;海边游泳看落日品美食,一场大雨之后观海浪汹涌……一切近乎完美。第一天发了一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马上有几个朋友反馈说,自己或亲戚朋友在东戴河买了房子,老人和孩子都觉得好。远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位好友也点赞,发出惊叹的表情符号。

  东戴河第一日的“惊喜”,是我国消费市场繁荣的一个真实的缩影,印证着数据中的事实。 

“消费故事”:期盼更多惊喜 更少惊诧

  “投资故事”转变为“消费故事”,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经济稳中继续向好的重要动力源。这个判断不仅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项数据中分析得出,也来自外媒的各种评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旅游、养老等“幸福产业”快速崛起的五年,是消费产品日益丰富、消费品质大幅提升、消费方式更加绿色多元的五年。旅游成为时尚热点,旅游消费迅速提高,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

  “惊喜”之外有“惊诧”,接着再来说说东戴河之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曹操的著名诗句,碣石也是离我们居住的海景酒店不足三公里的一个景点。第二天,当我们满怀探古寻胜的心情出发去准备感受文化意蕴时,却“惊诧”地发现,在标明“您已进入碣石景区”后,是沿着海岸线不断出现的简单丑陋的土黄色房子,将大海的面貌几乎挡得严严实实。这种砖石房子大多还有个“听海临涛”之类的浪漫名字,有些在百度地图上还有明确标示,可见已是一种较被认可的存在,也是给我们无限美好想象的原因。但一路走去,一路盼着一个可以和历史上“碣石”的名气匹配的酒店或休息场所,却始终只有失望。

  “惊诧”的地方还在于,当大海真正从被包围的丑怪房子中脱身而出展现在我们面前时,蔚蓝的大海的美不需要“碣石”的名气也足以给我们以震撼,“可惜了这片大自然的赐予”。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网上标明这个地方建议旅游时间是两天,特意准备了跑步的衣服和鞋子是白带了,因为想象中的海滨跑步大道或森间跑步道都没有发现。而且“惊诧”于这里虽然建筑有大城市和欧式的风格,但居然没有一家书店、博物馆或咖啡厅,每到一处景点都要去买一张手绘地图的爱好也难以满足,想消费都不知该在哪里花了。

  刚来时还兴奋地去看正在销售的房子,和家人商量着是否可以将这里作为一个经常来的地方,但“惊诧”之后,这种念头淡了很多。

  假期旅行的最后一天,来到山海关火车站的门口,看到排在门外的长长队伍,在推推搡搡中过安检,在人山人海的候车室里长时间等待,到最后五分钟才被获准进入站台,时间好紧,站台标识不明,大家都在奔跑,一个大男孩拖着行李跑来跑去,一脸的焦急,火车到站只停一分钟,虽然没有误了火车,但还是有一点点受“惊吓”的感觉。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兴趣再考虑此地重游。

  东戴河之行并非一个特例,当下中国的消费已经铺展开大规模大场面,但中国“消费故事”只是一个开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概括当下消费市场的多元化特征,以及不断升级的新需求和潜力所在。“消费故事”,期盼更多惊喜,更少惊诧。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5日 14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