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的孩子是草莓,有的孩子是葡萄

2017-09-01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陈蔚文

  儿子乎乎在上小学前,基本是在幼儿园“虚度”了四年——没学什么“有用”的知识,大字不识得几个,甚至连拼音也没学。而那时,他同班的小朋友有的已认得许多字,或能够借助拼音独自看完绘本,还有的学了珠心算。

  记得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说,不用提前学拼音,那些学了的孩子有时她反而不好教,如同去修改一张画,这还不如在一张白纸上重作一幅。闻此言,我深感安慰。乎乎就是一张白纸啊!果然,乎乎后来顺利学会了拼音,并不输于之前学过的孩子。

  一二年级时,因为识字量有限,乎乎不愿看文字多的书,只喜欢看绘本、动漫书。我不免担心他的阅读只停留在哈哈一乐的幼稚层面,于是老动员他看文字多的书,可他拒不接受。去图书馆替他借书,考虑到他的喜好,只好借那些图文并茂的书。就这样,他看了大量科学绘本,当然或许是当漫画书看的,但科学的种子多少播进了他小小的心田。

  三四年级时,随着识字量的提升,我常带他去图书馆借书。某天,突然发现他借回的几册《杜立特医生》非常厚,且全是文字,这是美国作家休·洛夫廷所著的小说,共有十二集。乎乎很喜欢,看了其中的多册——我突然发现,他已越过识字的障碍,不觉走向了文学的阅读。

  现在,他是个阅读发烧友,每晚睡前,即使再晚,都要翻几页书,这些书中也有漫画绘本——和文字的读本一起,共同构成他觉得有趣的“阅读生活”。

  一位朋友S也和我聊起她儿子的成长与变化。

  当年,小学写作业时,儿子坐在书桌前,总是呆坐着,手里一直玩一块橡皮,一小时过去了,本子上还没写一个字,那块橡皮却变成了N个小块。有时他趴在书本上睡着了,口水流出来,淌过了小腮帮。

  S很着急,她希望孩子按她的引导去当一名行为“正确”的孩子,但恰恰相反,儿子越来越瘦,个子也矮,坐在教室第一排;常常咬笔盖,好多支笔管被咬裂折断;经常啃指甲,把好几个指甲啃得光秃秃的,露出红色的肉。伴随着S的焦虑,儿子作业完不成,课堂作业也不写,每天迟到,拖拖拉拉,老师常打来电话。

  在多少个漫漫长夜里,她在反思,有什么相处方式能让自己和身边的孩子都焕然一新?她看了很多教育类的书,包括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著作《爱的艺术》,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而与关怀和责任相伴的,首先是尊重与了解。去爱一个人,不是利用他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是让对方在自由的基础上去表现自我,换言之,给予、陪伴、唤醒,而不是焦躁、威逼,如此,孩子才能自爱、健康地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

  S对自己说:孩子看点漫画书,天会塌下来吗?孩子拖拉,天会塌下来吗?孩子玩一天电脑游戏,天会塌下来吗?孩子不参加培训班,天会塌下来吗?孩子没有写作业,天会塌下来吗?……她不断假定出一个极端的可能,“天会塌下来”,然后排除这个可能,于是渐安稳。逐渐,儿子的一切不理想似乎都变得可以接纳,因为他本来就是亿万人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看不见的化学变化,他真的朝那个光亮的方向走去了。他觉得自己是被接受的,他跟你撕掳不清的自我消耗得以放空,只留下完整的能量用于自我的发展和更新——玩,和学,来,和去。对朋友,自己选择,对志趣,听从天性。他感到他的生命属于自己了,他当然愿意往那个更好的方向去走,在这一点上,每个孩子并无不同。”S惊喜地发现,儿子逐渐变得自立、成熟。今年中考,儿子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这是她之前无法想象的。

  这是耐心等待的“魔法”——给孩子空间与时间,等待他在一个松弛的环境中自我成长,不是焦虑地催促念叨,更不是责备打骂,相信孩子在一个宜人的环境里才会发展他的灵性,完成蜕变。“如果要更新,也应是他自己内心愿意更新,而不是被我拖泥带水硬拽着前行。”S说。

  而许多父母的错乱,不过是源于等不及,什么都想“领先一步”,而后“步步为赢”,结果,父母与孩子都跑得踉跄、狼狈。

  给孩子一点时间,像当年你等待他学会走路、说话、奔跑时那样,面带微笑。

  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

  爱的程度也越深。

  如果有人以为,

  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

  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这也是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的。不要催促所有的水果在一个季节成熟,因为有的孩子是红色的草莓,有的孩子却是紫色的葡萄。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1日 15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