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戴虹:开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2017-09-12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见证这五年】

  青藏高原上1100多千米的“钢铁长虹”——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在2016年9月12日换铺无缝线路全线贯通,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长珲城际铁路通过新型焊轨设备在2015年9月20日成功运营;应用于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的重载线路气压焊轨车即将交车。在这些重大创新工程中,西南交通大学的轨道焊接团队带头人戴虹教授及其团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刚开始从事钢轨焊接研究时,所有设备都由国外引进,虽然当时质量不错,但是应用区域非常有限,并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在这个领域,中国当时完全没有实现自主,这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刺激。”戴虹说。

  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青藏铁路上换铺,气压焊机对国产钢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焊接接头比钢轨母体还结实。戴虹带领科研团队集成创新国际先进技术,生产出第一台大型气压焊轨车,随即上青藏线试验。从2010年8月高原型气压焊轨车抵达海拔3080米的青藏铁路南山口车站,到2016年9月青藏铁路换铺无缝线路全线贯通,身患高血压的戴虹在近6年中多次冒险到达海拔三四千米高的焊轨现场,虽然三次在高原上晕倒,但依旧义无反顾。“钢轨焊接的毫厘之差就可能关系到数千个生命,我必须亲临现场,因为第一线随时可能发生实验室中意想不到的情况。哪怕我无法上手亲自去实施焊接,但我在现场也能用我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去应对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戴虹动情地说。

  由于戴虹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接受比国外检验测试严苛得多的落锤检验时,南山口和不冻泉试焊的所有焊头一次性通过检验。“所有焊头一个都没断,这是我这一辈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她激动地说。

  在3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戴虹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认真负责地工作,默默付出,不图回报。她认为,钢轨焊接是一项需要有人去付出和探索的长期工作,她将这项工作视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希望用自己的经验为后人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她希望,在不久的未来,钢轨焊接技术能够达到完全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理想状态。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冯帆)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2日 05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