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她们在爱丁堡讲中国故事

2017-09-24 04:4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戴从容(单位: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

  找兵马俑“对话”

  弗朗西丝·克里斯滕森稍稍松了口气,筹备了两年的“对话兵马俑:中欧雕塑作品展”终于圆满落下帷幕。为了给3位中国艺术家和28位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的31个雕塑作品找到合适的展点,确保它们的安全,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写了多少信,打了多少电话,找了多少人。

她们在爱丁堡讲中国故事

弗朗西丝·克里斯滕森。卢重光画

  弗朗西丝的主要工作就是写信、打电话、联系苏格兰的各个部门,将相关人员与各式各样的中国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她是一位优雅干练的苏格兰女性,灰色眼珠在银色头发的衬托下显得神秘而温柔,极富感染力。这位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自2007年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揭牌后,就以总经理的身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宣传中国文化的工作中。一位退休的爱丁堡老太太曾告诉笔者,2007年,爱丁堡的中国人还很少,“而自从孔子学院成立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活动就越来越多了”。

  弗朗西丝是那些默默地在幕后推动中国文化走入爱丁堡的当地人中的一个。他们用自己庞大的人际网络把爱丁堡的各个角落连在一起,凭借不倦的热情,将各种中国信息和中国文化传送出去,让中国真正成为爱丁堡人熟悉和欣赏的对象。弗朗西丝办事一丝不苟,从不张扬,她用无数个日夜搭建起文化交流的舞台。

  “多年来我见过的最好的雕塑!”“印象深刻,展览抓住了古代中国文化若干方面的精髓。”“很喜欢。需要更多的中国艺术家。”观众的留言和《泰晤士报》《电讯报》《先驱报》《苏格兰人报》的报道,弗朗西丝来不及细看,就又投入到下一轮繁忙的筹备工作中。是啊,7月28日,暑期夏令营开始了,来自中国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学生会在两个星期里聆听一个又一个讲座,参观一个又一个展馆,这些都要逐个落实;8月11日,刘震云带着根据其作品改编的《我不是潘金莲》来参加爱丁堡著名的艺穗节,为了让这一活动在数百个活动中脱颖而出,弗朗西丝着实操了不少心。8月23日,上海的东华大学带来了时尚的旗袍秀,相关海报和宣传都出自弗朗西丝的手笔。还有选拔孔子学院新的教师和志愿者,安排下学期的汉语课程,落实开学后接连不断的讲座……整个夏天,弗朗西丝都在为各式各样的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奔忙,直到秋意渐浓,才想起暑假早就过去了。

  “带熊猫”上课

  罗桑迪刚刚结束了两个星期的中文暑期强化班学习,每天五个小时,一个星期五天的集中汉语“轰炸”,让她的脑子里现在还旋转着一个个图画般的汉字。班级里有的同学不喜欢写汉字,觉得拼音就够了,但是桑迪写满了一页又一页,而且不同的声调用不同的颜色写,看起来就像美丽的抽象画。她喜欢汉字中包含的丰富联想,老师告诉他们,“笔”就是竹子上面插上羊毛,她立刻就想到大熊猫“阳光”和“甜甜”。如果把笔递给它们,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吃。

她们在爱丁堡讲中国故事

罗桑迪。卢重光画

  桑迪也是苏格兰本地人,2013年创建了爱丁堡小有名气的“熊猫后续”项目。自从2011年爱丁堡动物园从中国租借了大熊猫“阳光”和“甜甜”,爱丁堡的旅游产品中就出现了熊猫的身影。2013年“甜甜”怀孕的消息引起了全英国的关注,“熊猫后续”项目也在这一年诞生。“熊猫后续”实际上是苏格兰皇家动物园协会主办的一个大熊猫教育项目,与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帮助爱丁堡的中小学生获得更生动直观的中国语言和文化体验。

  桑迪经常开着她那辆绘有吃着竹子的大熊猫的越野车进入爱丁堡的中小学,带来她的大熊猫玩偶,装着动物骨骼、竹子以及各种辅助教学材料的“熊猫箱子”,帮助爱丁堡的孩子们学习中文、中国的地理和文化,了解中国的大熊猫和其他野生生物。她还有一套熊猫装,常常会吸引爱丁堡的市民们与其拍照。2014年桑迪还带领英国拉斯韦德中学的10名学生和4位老师参观了四川的碧峰峡熊猫基地,并和雅安希望小学的学生们交流座谈。有了大熊猫,中国和苏格兰走得更近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桑迪2015年开始在开放大学学习中文。后来,在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的帮助下,她又开始在孔院听中国老师讲课,这对有工作和家庭的桑迪来说,压力可不小。孔院暑假两个星期的强化学习对她来说很辛苦,但她很高兴自己的汉语又有了提高。

  为华人“立传”

  玛丽·库珀已经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留意身边那些来英国的中国人了。玛丽是曼彻斯特郡博尔顿大学的高级讲师,平日教授戏剧和广播剧、电视剧写作,空闲时为剧院写剧本,2010年获得英国国际视觉传播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剧作奖。不过在这之前,玛丽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写中国人的故事。

她们在爱丁堡讲中国故事

玛丽·库珀。卢重光画

  博尔顿只有不到13万人,但中国餐馆就有50多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玛丽在街上与这些步履匆匆的中国人擦肩而过时,并没有想过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玛丽只在中餐馆与他们有过简短的接触,而那时她并没有想过,英国也是这些中国人的家。

  2010年,曼彻斯特中国当代艺术中心征集一门创意写作课程,目的是帮助正在成长的华裔作家进入英国主流艺术圈。博尔顿大学选中了刚刚获奖的玛丽,玛丽也成功中标,开始了与刚刚起步的华裔作家们长达10个星期的合作。她曾在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和博尔顿大学教过创意写作。当她第一次从学生那里听到中国人的故事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对在英国的中国群体一无所知,如果不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英国的主流社会仍然会对他们的存在视而不见。从此,玛丽和中国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玛丽开始采访西约克郡的中国人,从14岁的少年到84岁的老人。随着采访的深入,“家”这个概念慢慢从玛丽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她发现,对中国人来说,“家”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但又是什么让这些人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英国?家对这些华裔移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于是,有了今年6月8日在爱丁堡的西贡中餐馆上演的戏剧:《漂洋过海》。此前,这出剧已经在英国的7个城市巡演过,但都不在剧院,大多在中餐厅。爱丁堡的观众一边喝着玉米鸡汤一边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又一起品尝中国菜。中餐并非是吸引观众的噱头,也不只是让英国人浅尝辄止的“中国元素”。把中餐加入表演,是因为玛丽意识到,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家就是“妈妈烧的饭”,厨房的味道联系着家的温暖和安全。

  玛丽还讲了改革开放后来英国的梅兰(音译)的故事。文化差异让她倍感融入英国社会的艰难,因此她现在坚持让英国出生的儿子熟悉中国文化,希望孩子将来到中国时,不会感到文化隔阂;还有来自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易狄(音译),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来说,物质生活已不成问题,在英国面对的,更多的是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碰撞与融合。

  在爱丁堡,在整个英国,中国故事早已超越了春节、饺子和舞狮这些符号化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带着他们的故事汇入到英国文化之中,越来越多的英国人通过文化交流的使者们了解了活生生的中国,听到了当代中国大地上的更多的精彩故事。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4日 08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