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员 刘文嘉
金秋九月,代表着东方文明的故宫太和殿,迎来了第二届“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
来自21个国家的嘉宾共襄盛会。在他们背后,矗立着诞生了巴特农神庙的民族,设计了金字塔的民族,修筑了泰姬陵的民族,建造了比萨大教堂的民族;在他们的背后,有苏格拉底的哲学,有佛陀的开示,有耶稣的宝训,也有孔孟老庄的智慧。人们怀着共同的期待汇集在这里,希望能挽紧臂膀,以共同体的方式推动世界多元文明的保护和传承。
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既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也能深刻观照人类命运。近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中华文化精神的系统阐扬,通过对世界文明发展大势的整体把握,通过对中国梦和世界梦辩证关系的深刻阐述,肇始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征程、开启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大格局。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正不断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也正在将中国智慧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的经验。
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正是这种“融入”和“升华”的具体展现。通过携手应对战争与自然灾害对文明遗产的威胁、共同抵制非法挖掘文物买卖,通过推动遗产价值的充分释放、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合作,论坛展现了“文明之水、天下相通”的大视野,构建了分享智慧、分担责任的新机制,强化了尊重和保护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彰显了中国哲学在构筑差异共融文化生态中的独特优势。
在一个以“全球化”为热词的时代,这样的交流无疑有好风借力。迅猛发展的技术搭建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提供了一整套用于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而世界经济发展正创造着一个规模巨大、内容丰富的全球性文化市场。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全球属性,故宫博物院倡导形成共同保护的机制,是应时而生,也是驭势而行。
当然,作为跨文化、跨地域的遗产保护平台,论坛要从研讨走向行动、让共识照进现实,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宏阔说来,也许需要完成两重跨域——
完成空间跨越,连接“你”与“我”。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由来已久,但跨种族、跨宗教、跨文化的对话从来都不简单。这需要包括此次论坛在内的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努力建立“多彩、平等、包容”的文化对话框架,寻找和扩大参与者共同的文化关切,久久为功地建构文化共同体意识,最终唤起跨越文明的理解和跨越种族的认同。
完成时间跨越,打通古与今。文明遗产标识一个民族的来路,启发一个民族的未来,让一国之民心灵中有诗意、记忆中有历史、头脑中有哲思。激活它们的生命力,释放它们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功能,是一个民族传承自身文化、系紧精神纽带的重要抓手,是今天的中国与世界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世界古代文明论坛”还需建立日常交流机制,及时交换各国遗产保护的法规、举措、信息,分享利用科技举办现代化展览和修复保护文物的经验,不断探索将文明遗产融入国民教育、融入文化创造的新方式。
文化交流机制的形成,如铺石开道、如积水成渊。其自身成长的历史,最终也会成为其所推动的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今年是第二届,参与国家已经由最初的8个增长到了21个,分属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涵盖了东方与西方。这个格局,赋予论坛以大气魄,也对论坛提出了要求:宏观着眼、中观规划、微观操作,以文化修行者的态度,以一个一个的具体项目、一项一项的具体修复,抵达应对人类共同需要的大境界。
期待从故宫太和殿前出发的人们,积跬步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