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扬科教济世传统 不忘人才培养初心

2017-10-10 03: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学思践悟】

  作者:方守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同济大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两个一百年”的新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按照“四个服务”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同济大学建校110年来,培养了30多万杰出人才,其中包括100多位院士校友。同济师生始终坚持爱党爱国传统,涌现了殷夫、尹景伊等革命志士,留下了乔石同志开展革命工作的光辉足迹。同济人坚持科技报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身重大科研、重大工程实践,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任务,同济大学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照“四个服务”要求,明确把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和发展愿景,注重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实质内涵来谋划发展,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大学的“生命线”。现代大学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忘记人才培养的“初心”。大学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师的评价考核办法,引导广大教师把时间精力用到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上;要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近年来,同济大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校要立足“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要求,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符合未来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使学生在“德、康、能、知、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在高校育人育才过程中承担着神圣使命,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高校必须在各类教职工招聘以及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岗位聘任调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各类评优奖励活动中,坚持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切实落实“一票否决”制。今年以来,同济大学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相统一”“四有”“四个引路人”要求,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学“讲话”、树先进、找差距,引导广大教师增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经常性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机制,每周二下午不再排课,集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各类立德树人方面的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教师育人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一流大学治理体系。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大学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用一流的管理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同济大学推动科研管理体系改革,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引导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学校主动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科研和学术评价体系,激发研究活力,提升研究质量;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收益分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正在按照国家七部委“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试点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探索,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自主权,提升创新能力。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同济大学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学校未来发展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发扬“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0日 07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