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卡丹
2017年9月19日,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志彪教授又一次奔赴位于闽西的长汀县河田镇。18年了,这是第一百四十几次还是一百五十几次到河田,他记不清了。
向祖国致敬(中国画) 刘翔鹏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河田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山岭尽是一片裸露的红土,素有“火焰山”之称。改革开放后,治理工作终于走上正轨,不毛之地开始萌生淡淡的绿意。陈志彪初到河田时,正是新世纪的开端,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确定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省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掀起了长汀生态建设的新一轮高潮。陈志彪恰逢其时在河田调研,撰写博士论文。一顶草帽,一个挎包,从早到晚,他与长汀的水保工作者一起,在已治理与尚未治理的崩岗上、沟谷边行走,在新植成活的胡枝子、百喜草、宽叶雀稗旁思索。在这些曾经红壤裸露、如今绿意初现的地带,一个博士生和一拨水保人思想频频碰撞,火花闪闪。从此,他们结下了18年的不解之缘。不仅是他,他的导师、他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整整一个团队四代科研人,30多位教授、博士、博士生都把这片土地的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科研的重点。
那一年,他从省城到长汀县、到河田镇,上上下下来来回回走了16趟,每一趟他都要住上一些日子,每一趟都是汽车火车摩托连轴转。当时正在修路,走走停停每一趟都超过10个小时。有一回正午12点多在福州动身,抵达河田已是第二天凌晨5点多,他在设于河田的县水保站匆匆安顿好,便迎着晨风奔走在山上了。
2003年9月,“长汀县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正式挂牌,这是名副其实的双赢啊。长汀水土保持实践的最新经验,是团队科研的基石,而团队科研的成果,回过头再应用到长汀水土保持的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论文需要大量第一手的数据,每一个数据都要耗费大量的心血。毒辣辣的日头下,寒冽冽的北风中,这些平日或是西装革履或是休闲衣裤的教授、博士、博士生,酷暑时背心草帽,寒冬时毛裤棉袄,一个点一个点地观测,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采集,一个试管一个试管地化验,所有的繁琐所有的枯燥所有的寂寞都在无休无止的重复中打发掉了,所有的精彩则在锲而不舍的重复中闪现。
18年过去了,长汀已经成了中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长汀经验”中,就有“科学治理”这重要一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实践中创新——“反弹琵琶”治理理念,“等高草灌带”治理模式、“小穴播草”治理模式、“草、灌、乔复合型”植被重建模式、“老头松”综合改造模式、“生态—经济型”崩岗治理模式、“草—牧—沼—果”循环种养模式……那么多行之有效的科学模式的实施,都是长汀人民与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创造,而倾注了18年心血创建科研水保双赢模式的这个团队与长汀水保人,在其中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18年过去了,科研与水保实践的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个团队先后完成了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1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以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技重点项目。2012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颁发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只有两个一等奖,其中一个就颁给了长汀水保局与这个团队合作的项目。
18年过去了,教授的团队与长汀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次到河田,陈志彪一行就是来与长汀水保人一起攻关的。仿佛,又听到陈志彪那充满磁性的声音,简洁而果断:出发,现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