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村“当家人” 脱贫“催化剂”

2017-10-14 0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十九大代表风采】

山村“当家人” 脱贫“催化剂”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宁夏盐池,本已僻远。从盐池县城到王乐井乡曾记畔村,还需上山下沟再走几十公里。就是这么一个偏远山村,却由于金融扶贫而走上了致富路。

  在这里,贫困户与金融的“化学反应”,成就了这样一个成绩单:曾记畔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后进村”成为全国闻名的“致富村”“信用村”,贫困户数由原来的385户减少到19户。

山村“当家人” 脱贫“催化剂”

在宁夏盐池县曾记畔村,朱玉国(右)在工地查看村饲料加工厂的建设情况。新华社发

  而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则是村党支部,最关键的还是“当家人”。

  曾记畔村是一个2000多人的村子,之前,贫困就像一块大石,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

  朱玉国大胆尝试,在村里掀起了“头脑风暴”,不断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调动老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干事激情,让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且积极上进的党员“挑起大梁”。

  2006年10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当时,国家拨付给曾记畔村20万元扶贫互助启动资金。朱玉国多次召集村委会听取各方意见,商量如何用好互助资金,把贫困群众“等救济睡着吃”的观念变为“靠双手干着吃”。最后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定下规矩:村民从互助基金贷款,要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发放贷款,贷款实行五户联保,党员和贫困户“一帮一”。

  就这样,曾记畔村一些村民依靠一两千元的互助资金借款起步,滚动发展,通过养殖、种植,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互助资金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但三五千元贷款并不能扶持贫困户实现规模发展、产业致富。朱玉国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将互助资金和“千村信贷”捆绑,将“双到资金”注入互助社,撬动了数倍的发展资金,并采取“支部+产融保+党员”“一帮一”的模式,扩大贷款额度。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曾记畔村的互助资金发展到800万元,朱玉国也通过互助资金实现了向全村村民描绘的教育、医疗、养老“三个梦想”。

  在朱玉国的带领下,2016年,曾记畔村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他又积极张罗、倡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在村里搞文艺活动,扭秧歌、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奖励十佳创收户。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4日 03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