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五年的发展为伟大征程注入强大信心

2017-10-22 06: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市县委书记读报告谈变革】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五年来的发展,为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注入强大信心,今天,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工业摇篮转向创新摇篮——访宁夏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石嘴山作为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城市,随着煤炭等资源逐步枯竭,曾经依赖的资源优势不复存在,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是唯一出路。”宁夏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代表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与石嘴山的转型发展不谋而合。只有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新动能,打造石嘴山经济升级版。

  近年来,石嘴山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建设,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石嘴山分中心,建立25个国家、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和4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127项科技创新成果达到自治区先进及以上水平,103家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48.6%;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2016年专利申请量增幅居全宁夏第一,培养引进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

  彭友东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奋勇争先,真正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着力打造石嘴山经济升级版,推动石嘴山由宁夏工业摇篮向技术创新摇篮转变,以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主攻方向,以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做好“浴火重生”“腾笼换鸟”“无中生有”三篇文章,加快调结构、促转型。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市场主导、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推动市场主体协同创新。把人才作为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来石嘴山落户发展。把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作为重要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从对接京津到服务雄安——访河北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全市所辖10个县(市、区)中有6个与北京接壤、7个与天津接壤,北部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中部和南部紧邻北京新机场和雄安新区——采访河北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代表,话题自然离不开正在推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廊坊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冯韶慧介绍,廊坊北距北京中心区40公里,东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南距雄安新区80公里,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仅一河之隔,全域处于重大国家战略支撑带动之下,区位特点突出,优势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廊坊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基本实现翻番,人均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2位。下一步,廊坊将坚持以“服从服务、合作共赢”为原则,积极对接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交通互通互联,全面实施全域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重大合作项目落地,谋划争取“微中心”建设,高效孵化转化创新成果,全力推动廊坊与京津在更深方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突破。

五年的发展为伟大征程注入强大信心

  近年来,素有“中国玻璃城”之称的河北省沙河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玻璃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链条化、清洁化发展。新华社发

  对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冯韶慧表示,廊坊将深入研究制定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含金量相当的创新支持政策,积极承接符合廊坊产业定位的项目等。对于服务雄安新区,冯韶慧告诉记者,廊坊将拿出最大的力量、积极主动配合,确保新区建设稳步推进。

  冯韶慧说,廊坊将继续做好相关规划对接,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产业准入,持续清理违法占地和违法违章建设,严格房地产管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任务。听了十九大报告后,我们的方向更明确了,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坚定了。”冯韶慧说,廊坊将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打造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创新动力更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城市。

  从独自发展变为协调发展——访四川德阳市委书记蒲波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德阳市委书记蒲波代表说,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此我们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蒲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统筹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在这一进程中,新发展理念得以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推动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过程。

    “当前,德阳正全力推动成都德阳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建设,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德阳未来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德阳市委、市政府将成德一体化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坚持融合发展、错位发展、成链发展的发展理念,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北部新城,支撑成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支撑成都平原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蒲波介绍,对此,德阳实施了“六个协同”发展路径:一是实施“交通建设协同”,实现互联互通。二是实施“区域规划协同”,实现无缝衔接。三是实施“城市品质协同”,实现同标同质。四是实施“产业协同发展”,实现错位互补。五是实施“通信设施协同”,实现德阳市民与成都市民网络服务、智慧服务、通话资费同等享受。六是实施“政策机制协同”,实现互认共享。

  从偏远海岛走向开放前沿——访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兆民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王斯敏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让我倍感振奋、深受教育。”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兆民代表告诉记者,“五年来,从一个偏远海岛一跃成为改革开放前沿,平潭实践诠释了开放的无穷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平潭要勇立潮头,争取更大的作为。”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张兆民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超的执政能力和博大的为民情怀,堪称全党楷模。

  “2014年11月1日,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登上平潭岛。就是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谆谆叮嘱平潭,‘一定要创新体制,保护好生态,深化两岸经济和产业合作,真正建成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对于总书记的关怀与嘱托,44万平潭干部群众永远铭记在心。”张兆民表示。

  平潭综合实验区现已确立“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国际旅游岛;闽台合作的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作为国家层面的综合实验区与自贸区,这五年,平潭和全国一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兆民认为,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先行先试的改革取得了新突破,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根本转变。比如,五年来累计造林数量超过此前20年总和;在自贸区试验方面,累计推出126项自贸区创新举措,其中55项是全国首创,初步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试验平台。

  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张兆民信心满怀:“我们要全力推动平潭开放开发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大局,并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围绕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力求新突破;围绕报告提出的‘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要求,在对台深度融合上力求新突破,加快打造两岸一家亲的共同家园;围绕报告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突出‘现代化+原生态’理念,努力建设两岸同胞向往的幸福宜居岛。”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2日 10版)

[责任编辑:李伯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