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扶贫支教者塑像
——读长篇报告文学《为了山里的孩子》
作者:赵宪臣
力求呈现出扶贫支教这一在中国有重大影响事件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出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志愿者,是刘标玖写作长篇报告文学《为了山里的孩子——“本禹”们的青春选择》(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的初衷。他的这一初衷经过精心谋划、深入采访得以实现。读他的这部作品,最让人心动的就是一个个走进大山深处的青年人。他们为山区的孩子而来,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而来,他们在深山里点燃希望,在困境中磨炼意志,在教书育人中助人为乐也升华了自己。作家倾力弘扬这些青年支教者的奉献精神,为他们献上了由衷的礼赞。如果说那些支教者的行为是为了山里的孩子,作家刘标玖的写作举动则完全是为了支教者,他在用文字为扶贫支教者塑像,定格有担当、敢负责的一代青年,写他们就是写青春、写希望、写未来的美好。
作者以人物来串联人物,以人物引领叙事走向。扶贫支教事业开展以来,投身其中的支教者,特别是把那些隐身于大山深处的支教者一一历数,对作家来说不是个轻松活,抓不住关键也做不到纲举目张。刘标玖在写作中采取了“个体带动群体”的方式,把在支教中有着突出贡献的徐本禹纳入重点关注对象。这是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在扶贫支教中的以身作则、吃苦耐劳、长久坚持堪称典范。这个人物贯穿作品始终,还在结构作品上发挥了主线作用。作家围绕着徐本禹的叙述常常生发开去,节外生枝,把他支教前和支教后相关的支教者能推出的全部推出。徐本禹支教前的那些支教者,有些人先于他奔赴山区,可以说是扶贫支教的先行者,他们的行为感召了后来者。徐本禹支教后也感召了许多人,这些人紧随徐本禹陆续出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春无悔。按常理推测,在叙述主要人物时突然中断,转而叙述另一个人物,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叙述的紊乱,可在《为了山里的孩子》中,人物行为的接续和中断却是作品叙述的常态。作品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叙述显得杂乱无章,相反却在书写清晰徐本禹这个人物时,也书写清晰了大批的支教者。细加探究,刘标玖的这种报告文学的叙述方式,应属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不断地在叙述中添加人物,形成作品的人物谱系,正是长篇小说常见的特征,只不过长篇小说里出现的人物往往是虚构出的人物,刘标玖报告文学里的人物却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非虚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徐本禹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了大批支教者走进山区,说明扶贫支教的号召在中国深受青年人响应。也说明中国青年是有志向有追求的一代人,他们的支教行为见证了青年人的理想,那就是让青春闪光。
如果注意到作品在每一章之后都附有一个“相关链接”,就会意识到作家在“怎么写”的问题上颇费心思。“相关链接”是新闻报道常用的手段,意在为新闻做背景上的补充介绍,这个手段被作家移植在自己的作品里,所起的作用已不限于背景介绍,而是与作品融为一体。有了这个“相关链接”,就把扶贫支教上升到国家行为,出现在链接里的文字大多都是国家层面出台的有关扶贫支教的政策措施规定,这就为难以进入作品叙述的指导性文件找到了最佳宣讲平台,构成了对作品必要的补充。中国的扶贫支教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实际上是国家推动和支教者共同参与的结果。在《为了山里的孩子》中,那些扶贫支教者曾经风雨同舟,他们挺起的脊梁,支撑起了贫困山区教育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