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这群年轻人,给“生命禁区”注入爱和希望

2017-10-31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这群年轻人,给“生命禁区”注入爱和希望

——西藏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干警群像素描

光明日报记者 彭景晖

  汽车行驶在海拔5400米的高原,映入眼帘的只有戈壁、乱石和枯草。单调得近乎永无变化的画卷中,一面国旗蓦然飘扬在公路尽头,瞬间令人胸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庄严与骄傲——这里,是219国道上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

这群年轻人,给“生命禁区”注入爱和希望

西藏阿里地区的雪山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这群年轻人,给“生命禁区”注入爱和希望

民警正在检查过路车辆。普布次仁摄/光明图片

这群年轻人,给“生命禁区”注入爱和希望

泉水湖一角 普布次仁摄/光明图片

这群年轻人,给“生命禁区”注入爱和希望

干警们在暴风雪里巡逻。泉水湖检查站供图

  “生命禁区”的守护天使

  “泉水湖”这个地名其实刚刚被叫响5年。当地人说,60多年前,一群人经过高原露宿于此,因高寒缺氧,第二天无人醒来,于是这里留下了一个骇人的名字——“死人沟”。然而,这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国道219线进出西藏与新疆的必经之路。2013年5月,公安检查站就在这里建立起来,并正式更名为“泉水湖”,一批批年轻干警先后进驻。从此,无论是人还是藏羚羊,过路的生命有了一道安全的屏障。这个检查站如它动人的名字一样,像生命的清泉,给这片“生命禁区”注入了爱和希望。

  “要不是这群年轻人搭救,我这把骨头早就丢在这片戈壁滩了!”2014年8月,司机艾孜买提因高原反应引发肺水肿,把卡车停在杳无人烟的公路上,无助地任由稀薄冰冷的空气一点点夺走身体的热量。垂危之际,泉水湖检查站的巡逻车来了,他被及时送往了医院,与死亡擦身而过。2016年6月,5个大学生为了摄影取景,把车驶离国道进入戈壁,迷失了方向。接到报警电话后,民警们搜寻了两天两夜,在旷野里救回了5条奄奄一息的生命。

  5年里,检查站的年轻人先后完成了674起紧急救助任务,救助了483人、177辆车,除了日常的公路执勤检查,他们还担负着219国道沿线维稳处突、道路保通、紧急救援等多项任务。长期跑运输的司机索朗旺堆说:“他们就是守护这条国道的天使!”

  泉水湖检查站所在的日土县,是西藏阿里地区西北的边境县。县城再往北,是一片广阔的无人区。这里海拔5000米以上,属于高原永久冻土地带,积雪常年不化并伴有5至7级大风,冬季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5摄氏度,空气含氧量大约只有海平面的40%。大自然在这里展露出它极为严峻冷酷的一面,随时形成摧毁生命的狂风暴雪,让这里成为千百年来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

  “别说人类,动物也难以生存。站长曾带来一条警犬,但没过几天就得了高原病,又送回县城了。”民警缪志彪说,“219国道正式通车之后,国道进出的游客、商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但在无人区,尤其是从松西村至新疆三十里营房的那一段路,人极易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和突发性疾病。”检查站的这群年轻“天使”日夜守护的,正是219国道上最危险的一段。建筑起生命安全屏障的,是检查站民警的血肉之躯。

  天地为炉,青春似火

  嘴唇发紫,头痛欲裂,呼吸困难,是记者刚来到检查站时的情形。走进检查站大门,一群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向记者咧着嘴笑。来自四川的小伙子赵彬兵见到记者,羞涩地敬了一个举手礼,稚嫩的面孔下,是担着重任的宽厚肩膀。

  政委加增平措壮如牦牛,聊起生活环境妙语连珠:“天有多冷?撒尿立柱子!风有多大?吹塌大铁门……”然而说起5年前检查站的“帐篷时代”,这个幽默的“大男孩”也不禁面色凝重地感叹:“太艰难,在这种地方白手起家。”

  2013年刚建站时,所有“家当”就是两顶帐篷,这点儿“家当”还经常被大风吹到湖边。“冬天在帐篷外洗脸,去帐篷取个香皂,回来时盆里的热水已经结了一层冰。”加增平措说。

  副站长达瓦次仁告诉记者,那时大伙儿发明了“蚕蛹式睡觉法”——闷着头一动不动,身体捂在两层被子里,上面盖上军大衣。他解释说:“一旦头露了出来,一夜之后头还能不能动,谁也说不准。”在8月份都要烧炉子取暖的高原,这群年轻人蜷曲着身体忍耐严寒,把火一样的热情燃烧在了工作上。

  2014年9月,楼房盖好了,检查站终于通了电,有了暖气、供氧设施。但一年中只有3个月的时间可供氧。站长蔺江平告诉记者:“只有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供氧设施才能使用。”今年年初,因忙于紧急任务,加煤晚了10多分钟,暖气管道便冻裂了。

  检查站距日土县城268公里,距新疆叶城687公里,生活给养只能每周从日土县城运过来。民警们精打细算地使用着这些珍贵的生活必需品。遇到下雪封路,大家只能吃平时积攒下来的糌粑,只能去湖里凿冰取水,虽然当地人告诉过他们湖水不能喝,喝多了牙齿会松动、还会掉头发。这里气压低到用常规方法煮不熟粮食,小伙子们只好把高压锅放在火上烤,吃带着浓烈焦煳味的饭。而锅底黑黢黢的锅巴,足有3厘米厚。

  艰苦、寂寞,青春如何安放?这里的战士以天地为炉,用火一般的青春,把岁月烹成一壶茶,回味悠长。“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蔺江平这个36岁的年轻干部,却是整个检查站年纪最大的,是小伙子们眼里的“老西藏”。他的父亲在阿里地区公安部门工作了37年,如今他接过了父辈的旗帜。父辈们传承下来的“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已经熔铸到这些年轻卫士的血液中。

  清澈的心,圣洁的爱

  今年8月底的一天,公路上发生了一场最终没扩大的骚动。

  “想查车?把鞋脱了!”司机态度蛮横。

  缪志彪脱了鞋,上车认真检查车辆内的货物。

  “把你踩过的地方擦干净!”司机的嗓门扯得更高了。

  缪志彪没有发怒,也没有和司机理论,他拿着毛巾认真擦车。

  “委屈吗?缪同志。”记者问。

  “这是我分内的工作。人难免有脾气,我们却不能闹意气。”缪志彪沉思了一下,像对记者说,又像对自己说:“路边的石头和草倒是没有脾气,但它们谁能和我说一句话呢?”民警的耳朵里,听到的只是同胞的声音。他们守着寂寞,心却像高原的湖泊,沉淀着碎石和泥沙。任你如何走过,只愿你平安。

  与记者相遇时,这位“天使”已经折了“翅膀”,手臂缠着绷带。他在巡逻时滑倒摔伤,手臂骨折了。他用另一只没有受伤的手点开了妻子微信朋友圈的照片,写下留言:“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好抱抱你和孩子!”这位“折翼天使”拒绝了妻子的手机视频邀请,他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不想让妻儿看到自己受伤的模样。

  达瓦次仁、扎西边巴的妻子都在医院工作,于是丈夫把搭救的人送往医院、妻子在医院“接力”救助的场景经常上演。扎西边巴和他的妻子尼玛卓玛医生相约:“路过检查站,就提前给我打电话。”但是,经常让扎西边巴遗憾的是,“有时电话终于打通了,可我偏偏又在别的地方执行任务,还是见不到。”

  只好期待邂逅。一个在巡逻车里,一个在救护车里,会车时两个人都打开车窗,摇着手相互凝望,随着车的移动扭着头,望着对方的车消失在视野里。每次邂逅妻子,扎西边巴心里甜如蜜糖,“那一个温柔的眼神就是千言万语,那一个幸福的瞬间就是千年万年”。公路天使和白衣天使,就这样彼此守望。

  当梦想照进现实

  晋美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警察:“威风的警服一穿,谁也不敢欺负!”梦想终于成真了,父亲却突然辞世,巨大的悲痛淹没了他。录取通知书来得“太晚太晚”,全家人为之骄傲、沸腾了整个村子的喜讯,他的父亲再也不能分享了。两个月后,晋美带着悲伤带着希望告别了家人,与好友米玛旺堆一起奔赴泉水湖检查站报到。

  车轮飞转,窗外的人烟慢慢稀少,房屋渐渐稀疏,后来连植物都见不到了……车在漫漫戈壁荒山中越走越远。“怎么路边只有沙子和石头!”两个年轻人内心不安起来,他们已经预感到这趟旅途的终点,艰难的新生活在等待他们,但他们想象不出命运会拿出多难的试题,来考验他们对梦想的忠贞。

  车终于停下了,晋美迟疑地下车、忐忑地走向检查站。他在心中一直默念:“爸爸,你在看着我吗?我为什么要来这样的地方?”踏进检查站的那一刻,犹如兜头泼下一盆冰水,他的心凉了半截。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犹如这里的海拔,这个刚踏进社会就被抛到无人区的年轻人迷失在泉水湖冰冷的寒风里。苦闷、迷茫、对父亲的思念,倔强又内向的晋美压抑着不愿讲,只和戈壁上的石头说说心里话,和远处的雪山和湖泊谈谈心。

  工作不到一个月,不愿两地相隔的女友寄来了分手信。收到信的那个晚上,晋美彻夜无眠。那些美好的、令他魂牵梦萦的生活场景犹如电影倒放的镜头,一幕幕远走、消逝……留给他的只有国旗下的这个岗哨、这身警服。陪着他一起失眠的还有平时一直默默关注着他的战友。无须更多语言,他们用自己曾经历的痛苦读懂了战友的痛苦,用自己的坚强传递着坚强。许多个不眠之夜里,战友无声的陪伴慢慢抚平了晋美的伤痛。他逐渐褪去稚气,从一个迷失的男孩子,长成为有担当的男子汉。

  临行前母亲告诉他:“你现在不仅是我的儿子,还是国家的人了。当警察不是为了自己风光,而是要去保护更多的人!”在一场场绝地救援、一次次与残酷环境的较量中,他深深地体会到母亲话里的真谛——眼前的现实、脚下的土地、肩上的责任,要比儿时的梦想崇高。与记者交谈时,晋美压抑太久的泪水夺眶而出:“不后悔!这里需要我,我也需要这里。”

  每逢休整的日子,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回县城,下载流行歌曲和漫画,买几件T恤衫。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消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连接着他们与远方的同龄人,连接着无人的大山与现代文明。

  小伙子们经常“发疯”一般想念亲友。“你还知道回来”“你死哪里去了”……这些朋友、家人在他们回去时亲密的质问、友善的戏谑,总会在半夜里让他们从梦中醒来。“但是,人活一辈子,总要做点什么的,总该担当一些东西的,对不对?”25岁的晋美这样对记者说。

  他们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但是,他们却把最深沉的爱,勇敢地留在了眼前的这片戈壁滩。

  与海拔比高度

  远离城市,远离村庄,意味着远离社会。“我们听的歌曲、我们的谈资是不是过时老土了,其实并不可怕。”蔺江平说,“我们担心的是思想上的落后!”这个年轻的群体明白,是什么凝聚着人心、激昂了斗志,让5年前的两顶帐篷发展成为如今的多警种联合执勤检查站,让荣誉室里摆满锦旗和勋章。

  检查站的“中枢神经”是一个挂有党旗的大帐篷。在这个极简却又崇高的帐篷里,党员们恪守着严格的“三会一课”制度,带头掀起一场“与海拔比高度、与草原比辽阔、与风沙比坚韧、与雪山比纯洁”的争优行动。他们不负阿里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用亲身经历,为每一期前来学习的地区干部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党课。

  一位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中写道:“在这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我们见到了这群追随党旗、保护群众的优秀党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他们没有忘记党中央的嘱托,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奋斗不息。”

  大家忘不了今年5月的那个下午,大伙儿站着军姿、敬着礼、流着泪,一起迎接建站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国务院授予的“模范公安检查站”称号。“检查站5周岁了!这是给它送上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荣誉当之无愧。检查站成立以来,先后有10名执勤民警患上了肺水肿等高原疾病。仅去年一年,战友索朗多布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住院治疗后调离了检查站的岗位;格桑桑珠患上了尿毒症,正在山南休养。“模范公安检查站”的金色奖牌,正是这些前仆后继的战士用忠诚和信念铸就的。

  简单的晚饭后,晋美整理着身上的警服,准备执勤。两个月前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想努力工作给自己加分。

  哨声突然打破了高原的静谧——紧急任务又来了!晋美快步冲向集合地点,汇入队伍中,全副武装的干警又一次迈步前行在219国道上。

  夕阳追随着他们坚定的脚步,将这片残酷、高寒的土地照亮。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31日 05版)

[责任编辑:孙满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